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药洗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洗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中药洗浴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40 mL/d,对照组34例仅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40 mL/d,2组均外用自制尿囊素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洗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高且病情越来越复杂,主要涉及呼吸科、五官科、皮肤科及小儿科等.有的国家和地区总患病率超过40%,已经成为世界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更好地鉴别扁桃体梅毒和化脓性扁桃体炎,减少误诊率.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定期随访检查,3例于随访第12个月时RPR转阴性,6例RPR阳性,但滴度均逐渐下降,只有1例于第9个月时RPR滴度较前升高,追问病史,考虑为再次不洁性接触后,二期梅毒复发.结论:临床明确扁桃体梅毒的诊断方法,做到早期、足量、正规治疗,同时性伴亦要积极检查并治疗,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类介绍近年来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壳聚糖的重要性质及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与应用,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壳聚糖在中药提取、药物新剂型、生物医用组织材料方面均有较多的应用研究。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用辅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纵行黑甲是临床甲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多种,包括生理性、药物性、外伤性、综合征以及甲下雀斑样痣、色素痣和黑色素瘤。临床特点为一个或多个指(趾)甲下灰色到黑色的纵行色素斑,伴或不伴甲板损害以及甲周哈钦森征。在皮肤镜下,纵行黑甲甲板、甲床及甲基质可见灰色、棕褐色及黑色的纵线、斑片。在病理上,纵行黑甲可分为黑素细胞活跃致色素沉着;甲下雀斑及雀斑样痣;甲下色素痣;甲下黑色素瘤四种,其病理表现不一。甲下黑色素瘤易误诊或者漏诊,影响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现本文对近年的纵行黑甲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创新剂型,它具有作用较强、危害程度小、疗效确切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弥补了西药注射剂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探讨关于糖尿病患者外伤换药的科学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病人30例,对其采用科学的护理方式,对其外伤换药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总共34处伤口再进行个性化护理过后,患者基本得到康复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外伤换药处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关系,促进乙型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出院的336例乙型肝炎患者病历,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药种数、ADR报告例数等,分析药物使用情况与ADR发生的关系。结果:336例患者中有55例ADR报告;静脉用药平均为8.8种,口服用药平均为3.1种,发生ADR的例数分别为49例、7例;使用5种以下药物的患者有28例,使用5~9种药物的有207例,使用10种以上药物的有101例,发生ADR的例数分别为2例、15例、39例;发生ADR患者的年龄段,35岁以下的有8例,35~50岁的有13例,50岁以上的有22例。结论:静脉给药、使用药物种数过多、高龄均是造成乙肝患者ADR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本着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原则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38岁。面部及双手背红色斑块、痒 10年。患者 10余年来每年初春日光照射后面部、双手背皮肤瘙痒 ,出现红斑及米粒大小丘疹 ,逐渐增多。曾经多家医院诊断为“光感性皮炎” ,服过烟酰胺及抗组胺药 ,服药或遮光后 ,皮疹好转 ,但未能完全消退 ,且留有棕黑色色素沉着。次年日晒后再发 ,如此反复 ,病情渐加重 ,皮损肥厚、苔藓化。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近 10年来无发热、关节痛、口腔溃疡等。体检 :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 ,肝脾未触及 ,肾区叩击痛阴性。皮肤科情况 :额部、颧部可见界限清楚的肥厚性红色斑块 ,表面覆少许细薄鳞屑 ,留有棕黑色色…  相似文献   
10.
皮肤光老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受生理、病理、职业类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针对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和治疗有多种方法,如外敷维甲酸、化学剥脱术、激光治疗等。本文将对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特点、临床评价、防护和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