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3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胫骨开放性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污染,骨折移位明显,易发生感染、钢板外露和骨不连等,处理相当棘手.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门诊确诊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并运用Bristol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2例无明显好转外,余58例治疗后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在骨科临床中时常遇到,且由于其解剖特点,常伴有骨、肌腱外露,修复缺损相当困难,2004年至今,笔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49只家兔对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陶瓷(简称BGHC)人工骨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组织埋植试验及人工骨与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对比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BGHC人工骨复合材料为无毒、无溶血、无刺激性、组织相容性良好,具有诱导成骨能力,移植后与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相似,为骨性结合,无排斥反应,一切生物相容性能良好。BGHC为一种理想的骨代用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9岁。1989年6月初发现右侧鼻腔常流血性间混有淡黄色稀薄分泌物,右侧渐进性鼻塞,自服藿胆丸、鼻炎康无好转。1年后出现头痛,右面颊麻木且逐渐隆起,于1991年6月12日以“右侧鼻腔肿物”住入我院。专科检查:右面颊、鼻背隆起,肤色正常,无压痛,触之无乒乓球样感觉。硬腭右侧略隆起,右侧鼻腔充满肿物组织,同侧后鼻孔及鼻咽亦见同样肿物组织。肿物表面光滑,暗红及乳白色相  相似文献   
7.
1992~1995年我们在间接喉镜下,采用Nd:YAG激光治疗会厌囊肿5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7岁;囊肿最大3.0×2.4cm,最小0.5×0.5cm。发病部位为:会厌舌面36例,会厌谷10例,二处兼有4例。2治疗方法2.1器械:采用Nd:YAG激光光导纤维手术器,波长1.06μm,光导纤维直径0.5mm,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激光器输出瑞连续可调,按需调节,脚踏开关控制曝光。2.2方法2.2.三术前给药:术前半小时给患者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2.2.2麻醉:常规用1%地卡因,…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例后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65岁。左侧7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均为Ⅱ型。受伤至手术时间7~16 d。1. 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法复位、跟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待皮肤皱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个月。生后20d时发现下颌骨前部牙槽嵴粘膜有一黄豆大隆起发白区。40d左右发现发白区隆起为青色,逐渐长大,近1个月来生长迅速。检查:下颌前部牙槽有一约5×4×3cm~3边界清楚的淡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84例腰椎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档案纳入顺序和患者的意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开放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的评分和患者椎间植骨的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1周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术后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椎间隙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患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治疗,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临床特点,远期可获得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