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PTED)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81例LDH患者,均行PTED治疗,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于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将其分为疗效佳组和疗效不佳组。收集并对比两组基线资料,重点分析老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 181例老年LDH患者,术后经为期6个月随访,其中优82例,良71例,纳入疗效佳组;可19例,差9例,纳入疗效不佳组;疗效不佳组糖尿病、腰腿痛并重、Pfirrmann分级为Ⅳ级发生率高于疗效佳组,腰椎生理曲度(弓顶距离)低于疗效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腰腿痛并重、Pfirrmann分级为Ⅳ级是导致老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OR>1,P<0.001);腰椎生理曲度(弓顶距离)高是导致老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佳的保护因素(OR<1,P<0.001)。结论 老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佳受糖尿病、腰腿痛并重、Pfirrmann分级、腰椎生理曲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25例股骨中下段骨折,用带锁髓内钉经股骨两髁中心逆行倒打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随访时间5~20个月.结果解剖复位16例,近于解剖复位9例,术后5~7天基本消肿、镇痛,无不良反应,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2个月,无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3.
于宪贵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98-5799,5802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二者的差异并评估显微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研究.22例患者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平均年龄58.7岁.20例患者进行开放手术,平均年龄58.3岁.显微内镜手术分别采用经椎板间隙、经关节突和经模突间插入,在显微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测、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放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和经横突间插入,进行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 显微内镜手术组随访8.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术中平均失血65ml,平均住院日13.1 d.开放手术组随访10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1 min,术中平均失血104ml,平均住院日21.7 d.显微内镜手术组术后伤口疼痛减轻,镇痛药物治疗少于普通手术组.采用麦氏标准评价结果,显微内镜手术组14例患者达优,5例良,3例可.普通手术组13例患者达优,4例良,3例可.结论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普通手术比较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切口较小、组织损伤较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自体棘突骨植骨术对颈椎矢状面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4年6月接受C3~C7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自体棘突植骨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共57例,年龄62.2±7.4岁(44~73岁),其中后纵韧带骨化症24例(男15例,女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3例(男20例,女13例)。在颈椎X线片上测量枕骨入射角(OI)、枕骨斜率(OS)、枕骨倾斜角(OT)、上颈椎前凸角(C0-C2角)、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VA)、颈椎活动度(ROM)和T1倾斜角(T1-Slope)。对所有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颈髓功能评分,计算改善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3.6±9.3个月,其中56例患者术后1年时植骨明确融合。术前JOA评分10.9±2.7分,末次随访时为14.1±2.1分,较术前平均增加3.2±2.4分(P0.01);JOA评分改善率为(53.1±21.7)%。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OI、OS和OT无显著性差异(P0.05);C0-C2角、C0-C7角、C2-C7 SVA、T1-Slope均显著增加(P0.05);颈椎ROM显著降低(P0.01)。术前与末次随访的OI值与对应的C0-C2角有显著相关性(r=0.542,P=0.014;r=0.479,P=0.027)。结论 :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自体棘突骨植骨术后枕颈部矢状面无明显变化,但颈椎前倾,上颈椎前凸角度增加,颈椎活动度降低,T1倾斜角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多发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前术后化疗,选择侧前方入路,经胸或胸膜外、腹膜外暴露病椎,清除病灶,髂骨或肋骨植骨.结果 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术后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加重者,全部患者局部疼痛及全身症状均明显减轻,伤口一期愈合,全瘫或不全瘫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 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下,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彻底的病灶清除和植骨治疗多发胸腰椎结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T”形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四联抗痨药物治疗3~4周后,应用脊柱侧前方入路,彻底清除病灶,切取相应大小髂骨两块,以“T”形方式,置入上下椎体之间,术后抗痨治疗12个月。结果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前路一期“T”形植骨成功,术后6~8个月x线片复查全部骨性融合。后突畸形矫正7°~21,°平均12°。结论应用一期“T”形方式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完成手术治疗并完成术后随访的91例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椎间盘组,同期完成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的89例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椎体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检查两组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C2-7Cobb角、C2-7SVA、T1倾斜角);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程度;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两组颈椎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椎间盘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椎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椎体组,手术费用少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两组C2-7Cobb角较术前增大,C2-7SVA、T1倾斜角较术前降低,且椎间盘组C2-7Cobb角大于椎体组,C2-7SVA、T1倾斜角低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术后6个月,两组VAS、N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椎间盘组均低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更利于改善患者颈椎矢状位平衡状态、减轻疼痛程度,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颈椎功能迅速恢复,更利于缩减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