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恶性肿瘤相关因子之一 ,对多种肿瘤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对7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TSGF、CA -50、CA -199进行测定 ,并与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4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 ,以研究其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一)胃癌组 :70例(男40 ,女30) ,年龄25~65岁 ,平均40±21岁 ,均经胃镜活检 ,病理学证实。(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50例(男39,女11) ,年龄19~30岁 ,平均20±11岁 ,根据临床表现 ,钡餐 ,胃镜确诊 ,并排除胃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和防盲工作开展的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10例(241眼)患者行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术后1周,矫正视力>0.5有125眼,占51.87%,其中≥0.8有75眼,占31.12%.术后视力<0.1有3眼,占1.24%.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手术时间短,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和防盲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术后切口对合、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术后7~10d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可调线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结论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