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足月单胎初产妇活跃期头位难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为病例组,阴道顺娩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产程中的情况先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等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的方法(取样次数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利用R统计软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1)共纳入1600例初产妇,病例组143例(8.94%),对照组1457例(91.06%)。(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产前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是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3)将危险因素纳入建立活跃期头位难产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 0.913~0.961),最佳临界风险为6.49%,此时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844。结论:产前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的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易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对于高风险产妇的早期识别,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可变的分娩因素,预防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及验证足月单活胎初产妇头位难产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活胎头位初产妇1677例的资料,以发生头位难产的初产妇为病例组[220例(13.1%)],经阴顺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1457例(86.9%)]。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位难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法(取样次数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建立模型后,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阴道试产符合标准的足月单活胎头位初产妇586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结果: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头位难产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胎儿腹围、胎膜早破、潜伏期延长、宫颈水肿及活跃期起点的胎先露位置及胎方位。据此建立头位难产的logistic预测模型。模型的AUC为0.886(95%CI为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