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正常妊娠不同孕期孕妇血脂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妇产科定期检查且计划分娩的健康孕妇196例,将其分为孕早、中、晚期;并选择6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从一般资料、检测方法以及血脂水平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孕中、晚期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外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孕早期与孕中、晚期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外,其余指标孕早期均低于孕中、晚期指标(P<0.05)。结论:重视妊娠孕妇血脂水平的检测,及时调整能提升孕妇以及胎儿生活的质量,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鲍如蓉 《吉林医学》2014,(9):1859-1859
目的:分析临床150例足月前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分娩状况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确诊胎膜早破的产妇150例,依据妊娠不同的周期分为试验组70例(孕周28~34周)与对照组80例(孕周35~37周)。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阴道顺产率较试验组低,而剖宫产率较试验组高;且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致死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胎膜发生早破的主要原因是生殖道发生感染、胎儿位置异常、有流产史、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升高以及宫颈机能发生异常。结论:做好孕妇的产前检查、预防和治疗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产妇的措施,减低围生儿的死亡率以及产妇出现的并发症,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防治手段提供依据,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黔南州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的2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法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的随访,无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引起大出血的有效方式,该操作简单易掌握,对提高产科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选择我院6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手取组(徒手娩胎头)300例,直接产钳组212例,改用产钳组(徒手娩胎头失败及时应用单叶产钳助娩胎头)88例,观察3组母婴结局.结果:直接使用产钳组助娩胎头均成功,且新生儿产伤及子宫下段裂伤低于手取组;而改用产钳组中窒息率发生高于手取组及直接使用产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有很多因素,但产钳助娩胎头可降低新生儿胎头娩出困难,有利于母婴安全,能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分为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为了取其优点避其缺点,我院自2 0 0 2年1月份以来,在经典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即“小宫颈”再成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病例72例,年龄2 9~5 8岁,平均35岁,临床诊断子宫肌瘤4 6例,其中30例合并慢性宫颈炎;10例子宫腺肌症,其中6例合并慢性宫颈炎;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7例合并慢性宫颈炎;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中6例合并慢性宫颈炎,2例伴中度失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快速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方法:以唐氏综合征关键区域内的STR ( Short tandem repeat,STR)作为遗传标记,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扩增外周血和胎儿羊水标本STR位点,同时与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比较,评价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细胞遗传学分析确诊的68例正常核型和32例唐氏综合征标本中,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结果均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其中正常核型的STR位点杂合体样本扩增产物显示为双峰,各位点的峰面积比值分别是D21S11 1.1~1.2;D21S1411 1.3~1.5;D21S2039 1.0~1.1;STR位点纯合体样本的扩增产物显示为单峰.而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样本STR位点扩增产物可显示为1∶ 1∶ 1的三个峰,或者典型的2∶ 1的双峰,此类双峰的峰面积比值分别为D21S11 1.4~1.9;D21S1411 1.5~2.0;D21S2039 1.3~1.6.正常组和病例组的峰面积比值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特异性高、可标准化操作等优点,适宜于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