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手术证实小脑萎缩110例,主要CT表现为小脑半球及(或)蚓部脑沟增多,增宽及不同程度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及小脑上池扩大。建议采用后颅窝薄层扫描以减少或避免后颅窝伪影干扰。提出小脑半球或蚓部脑沟在2条以上,小脑半球脑沟宽度超过1mm,蚓部脑沟宽度超过2mm,并有相应的小脑症状及体征,即可诊为小脑萎缩。还讨论了小脑萎缩的原因及其CT表现。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内pH值测定在危重病人中的预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在危重病患者中反映组织水平氧代谢的胃粘膜内 p Hi,与反映全身氧代谢的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胃粘膜内p Hi的预警价值。方法 :用胃张力计测定危重病患者入科即刻及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并测定 p Ha ,Pa O2 / Fi O2 ,行 APACHE 评分。结果 :死亡组入科即刻 p Hi( 7.13 3± 0 .3 74)较存活组 ( 7.3 89± 0 .0 62 )显著降低 ( P<0 .0 1) ,治疗 2 4小时后胃粘膜内 p Hi死亡组( 6.911± 0 .496)较存活组 ( 7.43 4± 0 .0 5 1)降低更显著 ( P<0 .0 0 1) ;入科即刻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75 .0 %,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88.9%。结论 :作为局部组织氧合指标的 p Hi在常规的全身氧代谢指标未改变之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p Hi的降低与病死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广大药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丰富继续教育形式,有效实施继续教充,上海市药学会和《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从2003年起试开辟Ⅱ类学分继续教育园地,每期将刊登有关文章。学员必须完成文章后附加的问答题,并在规定时问内寄回本会。每完成一期的题目,成 绩合格者,按继续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规定可授予Ⅱ类学分2.5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广大药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丰富继续教育形式,有效实施继续教育,上海市药学会和《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从2003年起试开辟Ⅱ类学分继续教育园地,每期将刊登有关文章。学员必须完成文章后附加的问答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寄回本会。每完成一期的题目,成绩合格者,按继续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规定可授予Ⅱ类学分2.5分。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常为吸入性感染 ,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 ,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引起 ,也可继发于出疹性病毒感染 ,常伴气管 -支气管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成年人和老人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的病原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则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其他如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 ,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病毒性肺炎。在非细菌性肺炎中 ,病毒性肺炎占 2 5 %~5 0 %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可散发或流行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原有慢性心肺疾病的病人。近年来由于免疫抑…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 ,我科对 93例下颌 类高位近中阻智齿患者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固位及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冠修复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5 7例 ,女 3 6例 ;年龄 2 1~ 3 8岁。患者下颌阻生智齿的牙冠及邻牙的远中邻面均无龋坏 ,或仅有 、 °龋 ,对颌牙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有限切开修复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3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20~47岁,中位数36岁。左侧20例,右侧12例。超声检查可见跟腱断端的低回声间隙。均为运动伤,受伤至手术时间l~10 d,中位数4 d。均为初次断裂,断裂部位距跟腱止点近端3.0~7.8 cm。均采用改良有限切开修复技术治疗。分别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跟腱断裂总评分(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ATRS)评定标准及足踝功能评价(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FAAM)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4例跟腱断端距离≤2 cm,采用跟腱断端正中横切口;18例跟腱断端距离>2 cm,采用跟腱断端正中偏内侧纵切口。6例患者在术后2~9个月时失访,其余2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12~41个月)。随访12个月以上的2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96.19±2.38)分;ATRS(94.12±2.55)分;术后12个月时FAAM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为(97.21±2.46)%,体育活动功能为(87.96±2.80)%。1例发生浅表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未使用抗生素;3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经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口服阿司匹林后治愈;均未发生切口裂开或深层感染、腓肠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结论:采用改良有限切开修复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并发症少、术后足踝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另选择无肝胆疾患、无血液系统疾病、未使用干扰凝血的药物,肝功能正常30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4mL,其中2mL送检验科用于行常规凝血试验包括Plt计数、PT-INR、APTT等,2mL用于进行TEG检测。结果随着肝功能的恶化(CTP积分的增加),TEG检测参数中R时间和K时间呈延长趋势,而a角及MA有所缩短,呈下降趋势;反映血凝块强度的G值也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与CTPB级相比,CTPC级患者低凝较为明显,反应纤溶的指标LY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EG可提供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可全面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紊乱状况,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TEG参数的异常幅度与肝硬化程度也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医工程学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工程学(简称中医工程)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医学基本理论、机制和体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研究的深入,中医工程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对评估重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资料完整的重症患者85例相关数据,计算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比较:≤10分值组与11~20分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11~20分值组;>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21~30分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与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呈负相关,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