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产妇30例,用亲水性聚氯酯泡沫宫颈扩张棒(简称“扩张棒”)作人工剥膜与破膜加催产素引产前扩张宫颈,同时以条件类同初产妇30例进行对照。扩张棒组置棒前宫颈成熟度评分为2.93±0.91,对照组为3.7±0.88,两组无显著差异:扩张后宫颈评分为6.13±1.22,与扩张前有显著差异(P<0.05)。扩张棒组引产成功率为92.6%,而对照组为64.3%,差异非常显著(P<0.01),同时能缩短产程。本组用扩张棒组引产的30例,无一例发生产时、产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了Pitie-Salpetriere医院自1979~1984年7例肾移植患者10次妊娠,其中胎儿宫内死亡为2例,新生儿三月后死亡1例,其余均存活。妊娠距肾移植时间为10个月~10年(平均53个月),所有病例均使用过硫唑嘌呤(Azathioprine)100mg/天和强地松10mg/天。在妊娠过程中发现孕妇的血压对胎儿影响最大,初期已存在高血压者,胎儿显示预后不良。文献报道肾移植者妊娠,严重高血压超过25%,作者一组达30%,而对照组不超过5%。作者报道的这一组中3例早孕时即已存在高血压,其新生儿极度营养不良(低于5~10百分位数),而且1例胎儿宫内死亡。妊娠后,肾移植患者尿酸、尿蛋白量并不低,但其增加不表示肾动能严重损坏;而肌酐清除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SLE本身不影响妇女生育功能。但妊娠、分娩可诱发SLE病情活动 ,对孕妇及胎儿有一定的危险。如何能使SLE孕妇安全地渡过妊娠期、分娩期 ,如何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是产科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 5 1例临床病例 ,对终止妊娠的时间与围产儿的结局 ,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提出适时终止妊娠 ,是取得良好妊娠结局的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86 - 2 0 0 0年 ,共收治妊娠合并SLE孕妇 5 1例 ;孕妇年龄在 2 5~ 3…  相似文献   
4.
胎盘绒毛结构的水泡状形态,是一种在部分葡萄胎完全葡萄胎和假性葡萄胎经常发生和共同的形态学现象。根据 Szulman 等对葡萄胎形态分类标准对38例葡萄胎流产进行分类,其中部分性葡萄胎13例,完全性葡萄胎14例,余11例无法以此标准分类。对于组织学形态不典型者,以前诊断依靠确定二倍体的染色体组型的细胞遗传学来区别,但耗时太长,且很少取得成功。目前采用细胞流量计数(CMF)技术,应用组织的 DNA 研究可得出确切的依据。用 Hedley 方法处理组织标本后,经有碘标记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247人次孕妇脱落细胞涂片找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示随机组各孕期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巨细胞包涵体的检出率随孕周进展而增加。各孕期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检出率之比相差显著(P<0.05)。不正常胎、婴儿组母亲在孕末3月中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检出率较随机组孕末3月时为高(P=0.01)。这表明前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会较后者为多。因此,在目前缺乏病毒培养和血清学检查情况下,孕妇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找巨细胞病毒包涵体可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方法。本文也讨论了胎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途径及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妇女盆腔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盆底解剖组织尤其是盆腔韧带,如阔韧带继发性撕裂损伤,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盆腔疼痛原因复杂,诊断困难,有时误作炎症处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而无显效.自1955年 Allen-Masters 两氏首先提出此综合征(Allen WH et al:Am J Obstet Gynecol,70:500,1955)以后,才发现阔韧带撕裂损伤后,血管失去支持,引起盆腔充血,可致盆腔疼痛。此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痛经、性交痛、阴道深部触痛、易疲劳感及月经过多、过频等。我科30年间有此类患者3例,系术前诊断并经手术证实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发现,肥胖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究其原因,主要与女性内分泌激素紊乱有关,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倘若女性性激素合成过多,那些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使得脂肪细胞中的雌激素贮存量增多;同时,贮存在脂肪细胞内的雌激素又可不断地释放进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复合制剂(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疗效. 方法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黛力新合并雌激素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单用雌激素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0%,对照组63%(P<0.05).治疗组中失眠多梦、心悸、焦虑-抑郁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感觉障碍方面疗效也高于对照组(P<0.05),但改善潮热出汗方面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黛力新合并雌激素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研究红茶和绿茶多酚对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和pH6.9条件下,进行HSA催化水解淀粉的反应。在不间断540nm波长下,获得麦芽糖的吸光率。通过Lineweaver-Burk图计算催化参数(Vmax和Ks),并统计分析和判断抑制类型。结果:红茶、绿茶与无抑制剂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及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制剂和绿茶抑制剂的酶-底物解离常数(K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茶抑制剂解离常数(Ki)值小于绿茶(P〈0.05)。根据统计学分析,红茶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型,绿茶抑制为反竞争性抑制型。结论:体外实验证实红茶比绿茶抑制HSA的作用强,生成的复合物也相对比较稳定。故在生活中饮用红茶者,会产生较强的黏膜收敛性的感觉,导致色素易于沉积在牙齿表面。  相似文献   
10.
徐凤英  陈静坤 《上海医学》2001,24(8):475-477
目的 评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的价值。方法 对5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诊刮,诊刮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B超检测发现,有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5mm,其中24例(58.6%)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而11例子宫内膜<5mm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一例子宫内膜癌(P<0.01)。结论 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无创无痛,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5mm时,再结合其它临床检查可考虑避免诊刮。当内膜厚度≥5mm,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