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ovulation induction protocol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whe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 patients whos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last time equal to or less than five received th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treatment again. Method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242 PCOS patients whos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last time was equal to or less than five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 in the Reproductive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8 who received the ovulation induction treatment again. The amount of Gn used, th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and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different ovulation induction protocols was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factor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Results?242 patients used the ultra-long protocol, long protocol, short protocol, and antagonist protocol for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Th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was 12.46±2.66, 12.28±86, 10.64±1.77, 13.25±0.9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P=0.780). The amount of Gn used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use in the antagonist protoc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ultra-long protocol and long protocol groups (P<0.05). The amount of Gn used in the ultra-long protoc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long protocol, short protocol, and antagonist protocol groups (P<0.05). In 115 transplant cycles, the rate of embryo implantation,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and ac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of different ovulation induction protocol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method was the important affecting factor of the ac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P<0.05) and th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was a mediating variable. Conclusion?For PCOS patients whos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last time was not big, after another time of ovulation induction, the averag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maybe bigger than ten and an ideal reproduction assistance outcome could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移植胚胎数目对控制医源性多胎发生率行业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比较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辅助生殖质控中心)提出北京市IVF-ET移植胚胎数不多于2枚的策略前、后,北京市各生殖中心移植胚胎数和多胎妊娠率变化。结果北京市生殖中心新鲜和解冻移植周期的平均移植胚胎数目逐年下降,分别由2013年的2.02枚和2.04枚,下降至2015年的1.91枚和1.80枚。2014年、2015年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5.4%和44.5%,解冻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7.2%和46.2%,均分别显著高于2013年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43.2%,P=0.000,P=0.025)、解冻周期临床妊娠率(43.4%,P均=0.000)。2014年新鲜周期的活产率(36.6%)显著高于2013年(35.0%,P=0.004),2015年新鲜周期活产率与2013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和2015年解冻周期的活产率(37.4%,36.5%)均显著高于2013年(34.3%,P=0.000,P=0.001)。2015年新鲜周期和解冻周期的多胎妊娠率分别为28.0%和23.5%,显著低于2013年的31.3%和25.7%(P=0.000,P=0.016)。结论辅助生殖质量控制中心提出的建议每移植周期胚胎数目不超过2个,既保证了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不下降,同时对控制本地区IVF-ET多胎妊娠率效果显著,可为行政决策部门进行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的生育压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生育压力量表(FPI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量表)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5—10月在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351例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为104例、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为247例,描述接受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的现状,评价其生育压力、生活质量,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FPI总分为(162.22±20.63)分,FertiQoL总分为(58.79±12.79)分。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与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FPI总分和各分项得分、FertiQoL总分和各分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FPI中无子女压力得分与FertiQoL总分呈正相关(P0.05),FPI其他项目得分与FertiQoL总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生育压力、年龄和文化程度是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F=9.140,R~2=0.391,P0.01)。结论: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的生育压力是其生活质量重要的影响因素,其生育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越低,应重视移植后未妊娠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IVF-ET移植后未妊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的生育压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生育压力量表(FPI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量表)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5-10月在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351例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为104例、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为247例,描述接受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的现状,评价其生育压力、生活质量,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FPI总分为(162.22±20.63)分,FertiQoL总分为(58.79±12.79)分。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与移植次数<3次未妊娠患者FPI总分和各分项得分、FertiQoL总分和各分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FPI中无子女压力得分与FertiQoL总分呈正相关(P<0.05),FPI其他项目得分与FertiQoL总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生育压力、年龄和文化程度是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F=9.140,R2=0.391,P<0.01)。结论:IVF-ET术后未妊娠患者的生育压力是其生活质量重要的影响因素,其生育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越低,应重视移植后未妊娠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IVF-ET移植后未妊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AAFA卵巢储备评估模型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下降(DOR)患者中的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患者资料,筛选符合AAFA模型定义且符合入组标准的DOR患者共697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国不孕不育症诊疗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影响情况,为生殖医学中心和精子库的复工复产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以便更好地保障育龄夫妇获得生殖健康相关医疗服务。方法2020年5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517家生殖医学中心和27家人类精子库的机构负责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2019年及2020年1~4月各机构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量、开展的疫情防控措施、医患感染情况、疫情期间业务暂停及复工复产情况等。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475家生殖医学中心和22家精子库的有效反馈,分别占全国总机构数的91.9%和81.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63.6%(302/475)的生殖医学中心和95.5%(21/22)的精子库都受疫情影响而暂停对外业务。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1~4月份生殖医学中心的门诊量、夫精人工授精周期数、供精人工授精周期数、取卵周期数、新鲜移植周期数和解冻移植周期数的下降比例分别为45.0%、46.5%、52.8%、49.2%、52.3%和37.1%(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下降比例在70%~90%),精子库的捐精人数和自精保存人数下降比例分别为60.7%和51.1%。全国生殖医学中心共上报了5例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均在湖北省),精子库未出现工作人员感染病例。结论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应制定专门针对生殖医学中心和精子库的疫情防控流程和新型冠状病毒筛查指南,有必要建立一个患者分层分级动态评估及管理体系,从而帮助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迅速鉴别出来哪些患者需要向其优先提供生育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移植胚胎数量对于年龄≥35岁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且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每名患者只纳入第一个取卵周期。取卵后第3日(D3)可移植胚胎数均3个但选择移植2个胚胎者为研究组,共2 361个周期;按照1︰1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等进行配比选择移植3个胚胎者为对照组,共计2 361个周期。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临床结局。根据女方年龄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再分为35~37岁组、38~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减少胚胎移植数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使用时间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着床率(13.55%)显著高于对照组(10.36%,P0.001);研究组多胎妊娠率(19.18%)、异位妊娠率(6.15%)、早产率(13.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6%、10.8%、24.7%;P=0.03、P=0.006、P=0.001)。研究组新生儿的胎龄[(37.9±2.0)周]及平均出生体质量[(3 110.9±653.9) 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7.3±2.4)周,(2 957.7±656.1)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4)。在35~37岁组、38~40岁组、40岁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研究组多胎妊娠率(6.41%)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35)。结论对于年龄≥35岁妇女减少移植胚胎数量并不降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同时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孕女性血清Δ抑制素B(Δinhibin B,ΔINHB)水平与卵巢刺激后获卵数的关系,以及预测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的临界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633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拮抗剂方案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HFSH)或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重组黄体生成素(rLH)进行卵巢刺激,在刺激的前5d接受固定剂量的rFSH,使用促性腺激素(Gn)的D1和D5检测血清INHB,两者之差为ΔINHB。主要结局变量是不同时间点INHB与获得卵母细胞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预测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的临界值。结果 血清ΔINHB浓度与获卵数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587,P<0.001)。预测卵巢低反应和正常反应时,低反应组ΔINHB的临界值是295.5ng/L,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是78.9%、75.2%和0.541;预测高反应和正常反应时ΔINHB的临界值是515.5ng/L,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是7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种新冠疫苗是否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的临床妊娠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通过对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市属12家人类辅助生殖机构接受ART治疗的17 611个周期的调查, 分析患者的接种新冠疫苗情况及ART的临床妊娠率。结果接受ART治疗男、女双方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分别为58.83%(10 361/17 611)和41.46%(7 301/17 611);80.88%(5 864/7 250)的夫妇因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没有完成接种。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影响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 人工授精双方全程接种的临床妊娠率为10.74%(100/931), 双方均未接种为11.10%(206/1 856),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 校正后的OR=0.96, 95%CI:0.74~1.24, P=0.766。体外受精双方全程接种的临床妊娠率为41.88%(2 450/5 850), 双方均未接种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中卵巢高反应人群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单药扳机或联合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双扳机全胚胎冻融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助孕的卵巢高反应人群的临床资料, 根据扳机方案分为GnRH-a单药扳机组(A组, n=251)和GnRH-a联合低剂量hCG(2 000 U)双扳机组(B组, n=741)。对两组患者的周期结局、妊娠结局及早发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扳机日的雌二醇水平[(22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