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青叶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喻淑庆  陈湘漪  余凌 《医药导报》2008,27(4):394-396
目的 检测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 的作用. 方法 以Vero 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比色法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HS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HSV-Ⅱ对细胞的吸附和对 HSV-Ⅱ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抑制,算出药物抗HSV-Ⅱ的治疗指数. 结果 大青叶提取物在体外对HSV-Ⅱ无直接灭活作用,也无抗HSV-Ⅱ吸附细胞的作用,但能抑制HSV-Ⅱ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其治疗指数达3.56. 结论 大青叶提取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SV-Ⅱ感染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4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并发症。一旦发生,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妊娠,其妊娠结局如何,是值得探讨的。我院1996年1月~2004年8月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14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患者。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岁,9例初产妇。全部为自然受孕,无1例IVF-ET。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其中1例为重度先兆子痫、围产期心肌病患者。1·2诊断方法。14例中1例孕足月宫开全来院时发现,1例孕36 3周自然分娩时发现胎膜上附一纸样儿,其宫内死亡时间不详,余12例经B超诊断均为双胎一胎宫内死…  相似文献   
3.
70例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70例黄疸患儿的肝功能检查情况,结果显示以GGT和TBA的异常率较高,提示黄疸患儿肝脏的胆道排泄功能和处理胆汁酸的能力受到影响。而对肝细胞的损伤不大。通过对不同日龄和胆红素水平病例肝功能检查经过的比较。结果 显示日龄大于14d的患儿GGT、AKP水平明显高于小于14d的患儿,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是日龄超过两周的黄疸患儿存在胆汁淤积,可能是黄疸持续不退的原因之一。胆红素的水平对GGT、AKP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住院分娩且孕前在该院行各类宫颈治疗的初产妇共249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97例(环形电刀锥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物理治疗组152例(激光和聚焦超声).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分娩,无宫颈治疗史的初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1)研究组剖宫产率为65.86%,早产率为13.65%,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28、10.452、8.066,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 360.71±517.08)g,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9,P<0.05).(2)宫颈手术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剖宫产率分别为76.28%和5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681、P<0.01).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28.87%和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8,P<0.01).(3)手术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顺产产程时间分别为(7.18±2.97)、(7.27±3.17)和(7.71±2.88)h,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15、0.790、0.143,P>0.05).结论 各类宫颈治疗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及剖宫产率,对产程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足月经产妇剖宫产终止妊娠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前次阴道分娩单胎足月经产妇793例,其中剖宫产分娩115例(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678例(阴道分娩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经产妇剖宫产的高危因素。结果:经产妇剖宫产率为14.5%,剖宫产第一指征顺位分别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儿窘迫、巨大胎儿、臀位、社会因素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臀位、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是经产妇剖宫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年龄40岁、巨大儿、臀位是经产妇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年龄40岁、巨大儿、臀位是经产妇剖宫产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孕期产时个性化管理,以进一步降低经产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白化病的患病率约为1/17 000,我国资料显示为1/20 000左右[1],人群携带白化病基因频率约为1/70.白化病分为眼白化病、眼皮肤白化病和白化病相关综合征,依据致病基因不同眼皮肤白化病分为4型:Ⅰ、Ⅱ、Ⅲ、Ⅳ型,我国至少存在Ⅰ、Ⅱ、Ⅳ型.致病基因的确定是眼皮肤白化病分型及诊断的根本依据.我院近期收治1例胎儿眼皮肤白化病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持续胎心率基线位于110~120次/min,但反应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多次胎心监护均为胎心率基线位于110~120次/min,但为反应型的孕妇37例(观察组),追踪其妊娠结局,并与同期正常胎心监护的45例孕妇做对照比较(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心率基线位于110~120次/min但为反应型时,应结合临床及其他各项检查指标综合判断有无胎儿窘迫,尽量避免过度诊断、过度干预,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分支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近远期不良反应。方法:对11例产后出血患者和1例产前胎儿畸形、前置胎盘并植入的晚期妊娠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插管,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其中11例栓塞子宫动脉,1例除栓塞子宫动脉外还栓塞髂内动脉前干的其他分支如阴道动脉。结果:12例患者全部成功止血,3例栓塞后再次成功清宫清除残留胎盘,1例穿刺部位股动脉局部血栓形成,经治疗痊愈。10例产后月经正常,2例因胎盘粘连刮宫后宫腔粘连,经治疗后1例恢复正常,1例月经过少。结论:子宫或髂内动脉前干分支栓塞术能够迅速、有效地制止产后出血,成功率高,不影响正常月经,无近远期严重副作用,适用于多种包括严重产后出血的救治。  相似文献   
9.
陈湘漪  孙国强  肖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55-3957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12月我院分娩5429例产妇中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9.44%,但出血量≥2000ml的病例中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大于出血量<1000ml的病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9例产后出血中69例经常规方法即能有效止血,占77.53%。不同出血量之间处理方法比较,随着出血量的增加,特殊方法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中胎盘因素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加强围产保健监测,对高危孕妇在分娩前制定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案,做到有备无患是成功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介入栓塞术等措施明显有效,如经保守治疗无效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则为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86例出生缺陷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情况、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及产前诊断情况。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该院出生缺陷儿86例进行登记并对引产缺陷儿尸检明确诊断。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80‰,最常见的畸形为神经系统畸形,产前诊断检出率为81.40%。结论:出生缺陷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筛查,孕1822周常规进行系统彩超检查,了解胎儿结构异常,减少围产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