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金贝乳康片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金贝乳康片组(20只).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及冷水刺激应激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模型.金贝乳康片组给予金贝乳康片水溶液灌胃1.5g/kg,其余各组予生理盐水.30天后腹腔取血并采集乳腺织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EL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一系列生物表征变化,且CORT水平明显升高(P<0.05).金贝乳康片组大鼠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病理以一般增生为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清CORT、E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水平略有升高(P<0.05). 结论 金贝乳康片可降低肝郁肾虚证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病理变化向一般增生转变,调节大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证模型的研究,从大鼠一般行为学改变、舒肝颗粒药物干预两方面验证模型;并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探讨模型预后。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舒肝颗粒组。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长期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舒肝颗粒干预30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肉眼肿瘤发生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一系列肝郁血瘀证的生物表征变化,且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升高;②组织病理变化提示:模型组非典型增生较对照组数量增多,且程度加重。舒肝颗粒组大鼠病理以单纯增生伴局灶性轻度非典增为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VEGF、CXCR4表达水平最高,较舒肝颗粒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升高趋势。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计应激是大鼠毒瘀互结证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心理应激的干预,能延缓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毒瘀互结证模型组VEFG、CXCR4表达明显升高,组织非典型增生程度较高,易转化成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褥疮愈合膏治疗重度褥疮效果的研究.方法 将120例患者区组随机化分组,分成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40例,给予系统治疗.结果 治疗组褥疮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1.治疗组褥疮创面分泌物致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抑菌率78%,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蓝萼香茶菜中二萜类物质,测定其含量,研究二萜类物质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层分组为正常组、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组、模型组、蓝萼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用二甲基苯蒽(DMBA)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行为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证模型,造模结束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物表征变化及病理变化验证模型。蓝萼组给予二萜类提取物水溶液5 mg·kg-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 m L·kg-1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30 d。30 d后,记录各组大鼠肉眼可见肿瘤的发生情况;腹腔取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采集乳腺织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提取得干燥品质量2.162 g,干燥品中二萜类质量分数为26.35%。与模型组比较,蓝萼组血清中E2,P水平明显降低(P0.05),乳腺组织中VEGF,CXCR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蓝萼香茶菜二萜类物质有可能通过抑制VEGF,CXCR4蛋白及mRNA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调节大鼠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正高等学校向来都被看作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是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成才之路的炼钢炉。无数青年学子怀揣大学梦十年寒窗,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医药学子也不例外。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祖国传统医学瑰宝继承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发扬人类文明,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民健康护航人的重大使命。院校式教育是当前大多数青年中医基础理论沉淀、中医思维启蒙和医学基本技能掌握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的中医药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中医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中医临床本科生就业率低,就业形势依旧严  相似文献   
7.
新式剖宫产是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该手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其手术特点之一是不缝合膀胱返折腹膜。我院从1999年开始开展新式剖宫产术,但在二次开腹手术中发现存在盆腔粘连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新式剖宫产导致盆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患者30岁。因停经2月,阴道流血20天,下腹痛4天于200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孕2产2,2003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末次月经2005年8月16日。9月25日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色暗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阑尾炎”给予输液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逐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腹痛待查”收入外科,经我科会诊后,诊断“异位妊娠”转入我科。查体:T 37.1℃,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3.33/7.99kPa,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下腹稍膨隆,轻度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见中等量暗红色血,宫…  相似文献   
9.
正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又名脂溢性湿疹,好发于头皮、颜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域,成人和新生儿多见,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1]。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皮肤病,历代文献记载的病名有"头风白屑""面游风""白屑风"等,如清代祁坤《外科大成·面部》有:"面游风,初发微痒,次如蚁行。面目俱肿,更兼痛楚。"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云:"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脱之又生。"现代医学对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认为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毒主要包括外感六淫伏毒和内伤七情郁毒,毒瘀内生既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病理产物,又是乳腺癌发生的直接病因。因此,毒瘀互结证可以看作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特有的阶段,对其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发病的最后防线,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