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赤芍对乙肝黄疸患者红细胞通透性及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肝黄疸患者红细胞通透性下降 ,赤芍能显著改善其红细胞的通透性 ,增加红细胞对低渗张力的抗性 ,有一定的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在肝炎治疗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89例孕13~40周的妇女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随访至产后7d。结果在8089例孕妇中,共发现先天性缺陷164例,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04例,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检查漏诊60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和缺陷。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价值。方法:对52例孕28~34周双胎孕妇进行超声宫颈长度测量,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预测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52例28~34孕周的双胎孕妇中,宫颈长度<30 mm(设为阳性)10例,≥30 mm(设为阴性)42例。10例阳性者7天和孕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4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例阴性孕妇7天和孕37周前均未分娩。②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7天内双胎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40.0%、100.0%;而在孕37周前上述指标均为100.0%,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是预测双胎早产极有价值的科学方法。若在28~34孕周期间双胎孕妇宫颈长度呈阴性,则一般不会发生早产;若呈阳性,则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很高。  相似文献   
4.
908例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产前风险筛查染色体异常核型在胎儿染色体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妊娠16~30w,绝大部分在妊娠18~22w的胎儿,对21-三体筛查高风险、18-三体筛查高风险、≥35岁孕妇和曾孕育过染色体异常胎儿4种对象抽取胎儿羊水,经羊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分析的908例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中,异常核型19例,占2.09%,其中21-三体筛查高风险者438例,确诊5例为21-三体(1.14%),18-三体筛查高风险者232例,最后确诊2例(0.86%)。结论风险筛查可以明显提高产前诊断染色体病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有医院的外部宏观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医院财务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在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1年来经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5例胎儿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超声在产前对18-三体综合征胎儿检出的临床价值。结果 5例18-三体综合征患儿至少存在1种以上的超声异常声像。结论 妊娠期超声可检测到18-三体胎儿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异常,结合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诊断,对于提高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率,降低严重染色体病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胎儿颈部肿物以水囊状淋巴管瘤最常见,其他肿瘤较少见,如畸胎瘤、甲状腺肿、血管瘤等.笔者在工作中检出水囊状淋巴管瘤十余例,畸胎瘤、甲状腺肿、血管瘤患者各1例,现选取4类肿物患者各1例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25例,正确率89.29%,误诊3例。28例中6例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无创性诊断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可靠方法,并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据报道占妇科子宫切除的 6 %~ 4 0 %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加剧、月经失调。我院选取 1993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197例的阴式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因此 ,准确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 2 2~ 4 6岁 ,15 5例患者是由于痛经、月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应诊。选用美国ATL彩超 5 - 9MHz阴式探头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排空膀胱。探测月经后及月经期子宫大小、测量前后壁肌层厚度 ,观察子宫肌层…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5岁,孕18周.超声检查:胎儿双胎头,双顶径均为4.5 cm,头颅及面部回声均完整独立,两头枕后自耳水平见软组织相连,颈部及以下躯干完全融合在一起,两胎脊柱靠拢并行,至骶尾部两脊柱距离明显增宽,分开明显(图1~4);只探及1个心脏、1个胃泡、1个肝脏,其他内脏显示欠清,可见双腿及双上肢.超声诊断为双头联体双胎畸形.引产后证实与超声所见相符,并可见双肛门,生殖器分辨不清(图5,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