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范典  郑博豪  周圣涛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1):1100-1107
宫颈癌患者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得益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的使用,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肿瘤分子分型从分子层面对宫颈癌进行亚型划分,可进一步区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适应人群,有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现针对宫颈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其分子分型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建立一种冠根融合的三维模型,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非拔牙病例中前牙区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11例,利用Maestro 3D Dental Studio排牙软件设计矫治方案,获取患者矫治结束预期三维模型,并通过锥形束CT、口内扫描、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患者术后模型,在Geomagic Studio 2014中进行牙冠与牙根数据的配准,在3-matic中对比治疗后实际模型与治疗前预测模型前牙的转矩与轴倾度的差异。结果 前牙的实际转矩角均小于治疗前的预测角度,其中侧切牙的实现率最高达到了77.55%,中切牙最低为60.70%;前牙的实际轴倾角也同样小于治疗前的预测角度,其中中切牙实现率最高达到了81.49%,尖牙最低为74.95%。结论 基于三维重建及口内扫描技术结合的冠根整合数字化模型,在评估隐形矫治器疗效方面具有优势。在隐形矫治非拔牙病例中,前牙区小范围的移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淋巴结受累是影响早期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前哨淋巴结(SLN)被认为是最先接受原发肿瘤引流的淋巴结,发生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最高。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发展迅速,已有部分基础及临床研究初步阐明妇科肿瘤淋巴转移机制,并初步证实SLNB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良好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但SLNB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淋巴结跳跃转移现象带来的漏检、示踪剂的种类、注射部位不同带来的检出率差异以及病理评估结果对预后的影响、辅助治疗的决定意义等。本综述拟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各类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赵宝刚的新剧《老有所依》,从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角度来讲述国民幸福生活背后的艰辛。男女主人公称得上是北京新一代的中产阶级,有房有车,虽然每个月按揭还贷,比起那些脚不着地的打工族还是幸福得多。可是当他们面对长辈的衰老,却束手无措,独生子女的优越感,顿时被全盘剥夺,双方家长、再上一代,所有的养老问题都泰山压顶,而独生子女们还要面对下一代教育问题、事业发展、家业稳固等问题,一时间陷入痛苦的泥淖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5.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重要特征,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肿瘤中的代谢变化调控免疫细胞多种代谢途径来实现抗肿瘤免疫抑制。近年来对糖、氨基酸和脂质的代谢变化的研究,以及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代谢调控的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索,靶向代谢的同时联合现有抗肿瘤疗法,通过满足免疫细胞的代谢需求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为靶向肿瘤免疫代谢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关于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新型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也正在进行。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抑制的免疫代谢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免疫代谢调控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常规的手术联合放化疗对大多数早期患者有效,但对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欠佳,亟需寻求其他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精准医疗日益被关注及研究,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为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癌靶向...  相似文献   
7.
赵宝刚的新剧《老有所依》,从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角度来讲述国民幸福生活背后的艰辛。男女主人公称得上是北京新一代的中产阶级,有房有车,虽然每个月按揭还贷,比起那些脚不着地的打工族还是幸福得多。可是当他们面对长辈的衰老,却束手无措,独生子女的优越感,顿时被全盘剥夺,双方家长、再上一代,所有的养老问题都泰山压顶,而独生子女们还要面对下一代教育问题、事业发展、家业稳固等问题,一时间陷入痛苦的泥淖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8.
范典  刘浩  袁长永  王鹏来 《口腔医学》2023,43(3):278-281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凭借其美观可摘的特性迅速风靡正畸市场。然而与其临床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不同,隐形矫治器的力学性能研究有待深入,该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指导。  相似文献   
9.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成年男性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上颌骨-上牙列-牙周膜-矩形附件-隐形矫治器模型,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设计0.25 mm的远移量,首先,根据第二前磨牙是否缺失分为双侧缺失组与双侧存在组;然后,根据牙弓形态再分为尖圆形、卵圆形、方圆形安氏Ⅱ1和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共计8组模型。在Ansys软件中计算各组模型支抗牙的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1)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二磨牙后,第一磨牙和前磨牙出现近中倾斜伴伸长,前牙唇倾伴压低;(2)双侧第二前磨牙缺失后,各组模型第一磨牙前移量明显上升,而第一前磨牙和前牙前移量均减少;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的前牙唇倾量最少,尖圆形牙弓最多,卵圆形牙弓组与尖圆形牙弓组差异不明显,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略高于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3)各组支抗牙牙周膜应力均集中于牙颈部和根尖区,方圆形牙弓组的牙周膜应力水平最低,相较其他组,方圆形牙弓组前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