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加辅助治疗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和辅助治疗的54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0例,手术加辅助治疗44例。手术方法以扩大及次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为主.辅以激素治疗、放疗及化疗,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生命表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5%.92.59%,81.48%。比较子宫内膜癌Ⅰ期与Ⅱ期、Ⅲ期患者的生存率,1年生存率两者无差异,3年生存率Ⅰ期高于Ⅱ期、Ⅲ期患者。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加辅助治疗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腹腔镜手术的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对52例卵巢成熟性囊肿畸胎瘤患者在腹腔镜子下行肿物剔出术或附件切除术,采用自制标本袋盛装卵巢肿物,避免囊肿内容物污染盆腔。结果 52例腹腔镜下手术全部成功,完整剥离40例,囊肿破裂12例;无开腹手术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合理处理及预后。方法 选择5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59例,其中单纯饮食控制15例,饮食控制 胰岛素治疗42例,2例未治疗。剖宫产41例,阴道产18例。合并妊高症2例,羊水过多2例,羊水过少4例,羊水栓塞1例,早产3例,高胆红素血症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死胎2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畸形1例。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治疗,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方式,终止妊娠可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异位病灶形态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块腹腔注射法对110只BALB/c小鼠行建模手术,在术后第1、2、3、4、5、6、9、12、15、18、21天的11个观察日里,每次观察10只小鼠,了解病灶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组织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建模术后第2天开始出现病灶,第6天病灶都是红色,第9天开始出现粘连带,第15天后大部分病灶呈透亮的小囊泡。第4天的建模成功率为90%(9/10),与第21天的建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1.000)。第4天异位灶的重量(51.5±4.7)mg与第21天(68.9±7.2)mg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电镜下见细胞间完整的紧密连接,表面微绒毛。结论组织块腹腔注射法可成功构建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内异位灶的形态学呈现特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和(或)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并从治疗时间、妊娠率、复发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手术组和药物组,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术后妊娠率明显增高,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效长方案促排卵患者使用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扳机诱发排卵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ET助孕的682例短效长方案促排卵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扳机方式分为重组hCG(recombinant hCG, r-hCG)组(单纯使用250 μg r-hCG)439例和双扳机组[300 U 尿源性FSH(urinary FSH, uFSH)联合250 μg r-hCG]24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 次要观察指标为优质胚胎率、胚胎植入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  相似文献   
7.
护卫舰舰员人格特征的偏差纠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卫舰舰员的人格特征,寻求纠正对策.方法:采用卡特尔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问卷).对124名护卫舰舰员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护卫舰舰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时常急躁不安,心身乏,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谦逊,顺从,随和,相互依赖性强,生活适应有总是,忧虑抑郁,紧张困扰,充满矛盾,节不良,焦虑性高,结论:增大刺激量,增强使命感,改善人一机--环境,纠正人格特征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人群在取卵术后,口服来曲唑预防OHSS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5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使用(GnRH-a)长方案或超长方案超促排卵,因预防OHSS取消移植,行全胚冷冻患者621例,按照是否于取卵术后口服来曲唑分为两组。一组于取卵术后未口服来曲唑(对照组),共298例;另一组于取卵术后口服来曲唑(研究组),共323例。对比两种方案患者助孕情况和OHSS的发生率、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323例患者中OHSS的发生率为15.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为4.6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总天数、HCG日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和获卵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可以更好地降低高危人群在取卵术后OHSS的发生率及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临床上可以考虑将来曲唑作为预防OHSS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拟再生育不孕症人群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拟生育二孩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285例继发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资料,按照生育第一孩的分娩方式将109例瘢痕子宫患者纳入研究组,将176例非瘢痕子宫患者纳入对照组;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再将研究组按照胚胎移植距剖宫产术的时间分为≥10年组(50例)和10年组(59例),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2. 20%)、着床率(27. 40%)显著低于对照组(54. 55%、36.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低龄组中,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1. 51%)和着床率(28. 51%)显著低于对照组(68. 11%、46.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高龄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异位妊娠率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中瘢痕子宫10年组的生化妊娠率(13. 56%)显著高于≥10年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是影响再生育人群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降低了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其对IVF-ET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影响与患者的年龄和剖宫产术距再孕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1305名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需求,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他们的生殖健康。方法在广州某综合大学选取年龄范围在15~24岁的在校大学生,按照计算样本量调查1 305名。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305份。结果痛经为女大学生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15~19岁年龄组占53.6%,20~24岁年龄组占56.9%)。20~24岁女性大学生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有痛经但没做任何处理,超过40%的人最近1年有出现与生殖道感染相关的现象但没做任何处理。男大学生主要的生殖健康问题是包茎或包皮过长(15~19岁年龄组有11.8%,20~24岁年龄组有8.6%)。男大学生中近2周有生殖健康状况但无处理(15~19岁年龄组有55.6%,20~24岁年龄组有23.3%)。超过1/3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无学校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超过40%的大学生表示父母未曾与之交流过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6.3%,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5岁;15~19岁组、20~24组各有8.8%、8.0%的学生认为人工流产是一种避孕方法。结论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尤其常见生殖健康问题的预防、避孕知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