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分娩疼痛以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产妇各46例,参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实验组采用分娩镇痛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生产时间与VAS评分,以及新生儿窘迫率。结果在生产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在新生儿宫内窘迫结果上对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方式应用于初产妇生产过程中效果显著,分娩镇痛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的疼痛感,还可以改善新生儿窘迫率。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的单绒毛膜双胎胎盘均有双胎间血管吻合,其中绝大部分双胎间输血是平衡的,一旦平衡被打破,将出现单绒毛膜双胎特有的并发症——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1].TTTS诊断标准为一胎羊水过多伴另一胎羊水过少.TTTS通常被认为是由于慢性的双胎间不平衡输血所导致,然而,绝大多数的TTTS双胎间血红蛋白差值并不显著,推测体液因素也参与了其发病过程[2].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win anemia-polycythemia sequence,TAPS)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单绒毛膜双胎并发症.2005年,有人发现单绒毛膜双胎间存在严重的血红蛋白不均等时可不伴有羊水量的不平衡;继而2007年有学者提出,TAPS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3-4].TAPS有两种类型:自发型和医源型,后者常继发于不彻底的TTTS激光治疗术后[5].无论哪种类型,胎盘血管吻合的特点均为数量少、直径细小且绝大部分为单向的动-静脉吻合[6-7].与TTTS不同,TAPS可能反映了一种纯粹的双胎间输血病理生理过程,双胎间通过少量极细小的血管吻合进行血液转运.为探讨自发型TAPS的产前诊断及围产期处理,本研究对7例TA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石小梅  徐岩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62-1462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控制排尿。多数在夜间入睡后,亦有日间入睡后不能控制,而在醒时能控制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多发生在4~12岁小儿。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是与肾与膀胱虚寒。不能固摄密切相关。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肺脾气虚、水液不摄、肝经湿热、蕴结膀胱,均可导致遗尿。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的患儿,可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本文根据辨证施治.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托吡酯联合薄芝糖肽治疗癫痫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托吡酯与薄芝糖肽联合用药对癫痫患儿临床疗效、脑电图、体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该科收治的75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托吡酯+薄芝糖肽联合治疗组(治疗组)与托吡酯单药对照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将两组临床发作、脑电图指标、体质量及智力评估分值进行对照的开放性研究。结果治疗组4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7.5%,脑电图改善率为80.0%;对照组35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2.9%,脑电图改善率为71.4%,两组临床改善及脑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盖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s)分值在用药6个月后较用药前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2~3月龄、5~6月龄、11~12月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托吡酯联合薄芝糖肽治疗癫痫患儿疗效肯定,但与托吡酯单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药合用对小年龄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托吡酯单药对患儿体质量抑制的不良影响;(3)托吡酯联用薄芝糖肽与托吡酯单药治疗6个月对癫痫患儿认知...  相似文献   
5.
小儿脊髓内皮肤异位囊肿的术后护理张淑杰,石小梅关键词脊髓内囊肿,表皮样囊肿,小儿,护理Keywords:IntramedullarytumorofspinalcordEpidermoidcystChildrenNursing脊髓内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6.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控制排尿,多数在夜间入睡后,亦有日间入睡后不能控制,而在醒时能控制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多发生在4~12岁小儿[1].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是与肾与膀胱虚寒,不能固摄密切相关,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肺脾气虚、水液不摄、肝经湿热、蕴结膀胱,均可导致遗尿,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的患儿,可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2].本文根据辨证施治,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