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16例临床分析武警总医院妇产科王黎娜,李瑞霞,安京媛,马述仕(北京100039)慢性宫颈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我科运用微波组织凝固法(MicrowavetissuecoagulationMTC)治...  相似文献   
2.
急诊腹腔镜治疗出血性宫外孕2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出血性宫外孕的可能性、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8月~2005年10月急诊腹腔镜出血性宫外孕4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02例,开腹组2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腹腔镜比开腹手术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病率少。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998年8月~2001年12月)比开腹手术组长,(2002年1月~2005年10月)短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急腹症出血性宫外孕,当休克早期,在抗休克的同时行腹腔镜手术较安全、有效,病人术后恢复快、不增加并发症,更适应有生育要求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癌胃切除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无风险的胃癌胃切除病人,围术期分别接受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回顾性分析三种方案的营养支持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将90例病人分为A、B、C三组,A组(肠道预适应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前口服、术后管饲整肠内营养混悬液[整蛋白-中链三酰甘油(TP-MCT)];B组(整蛋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C组(短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短肽(SP)]。比较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7天营养指标(白蛋白、总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前及术后第7天人体测量指标:体重、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人体成分指标以及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胰岛素抵抗指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观察比较三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耐受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营养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腹胀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胀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感染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胃瘫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显著早于C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时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无营养风险的病人,术前3 d常规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行肠道预适应,能够减少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感染、胃瘫的发生率,尽早恢复病人经口进食,提高了病人术后使用肠内营养的依从性,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术前无肠道预适应病人,术后使用短肽型营养剂在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  相似文献   
4.
虽然目前临床上尚不能确定短效口服避孕药可导致血栓发生,但任何避孕药都含孕激素,而一些种类的合成孕激素被认为有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个案例就彻底否定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但部分有家族遗传病史,或本身有潜在疾病却不知的女性,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又没定期到医院体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35例妊高征(轻度8例、中度14例及重度13例)患者(妊高征组)分娩前及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与β-hCG水平.结果:(1)妊高征组孕妇血VEGF为(15.694±2.187)(μg/L),正常妊娠组孕妇血VEGF为(18.803±2.050)(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者血VEGF分别为(16.359±0.389)(μg/L)、(14.562±0.653)(μg/L);VEGF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52,P<0.05).(2)妊高征患者血β-hCG为(1860.357±36.436)(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611.163±62.341)(mIU/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重度妊高征患者血β-hCG(1985.872±82.861)(mIU/ml)明显高于轻、中度(1769.583±42.352)(mIU/ml)(P<0.05);(3)两组患者血清VEGF与β-hCG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r=-0.311);(4)两组患者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β-hC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血VEGF、β-hCG可反映妊高征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成为妊高征的检测指标之一;VEGF与β-hCG在妊高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调节抑制.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26岁,未婚,因无阴道、无子宫、间歇性下腹痛1年,进行性加重半年,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患者17岁因无月经来潮,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无阴道、无子宫,24岁始出现下腹胀痛,间歇性发作,近半年进行性加重。B超检查,右附件区有一(6×6×5)cm大小囊性包块,诊断右卵巢囊肿,左卵巢缺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引产对母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研究米非司酮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妊娠24~36周要求计划生育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各15名,A、B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300 mg,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引产,C、D组为水囊及利凡诺引产.对母体服药前后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分娩后立即抽胎儿脐静脉血测定GPT、ALP、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结果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母体肝肾功能及胎儿的肝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利凡诺对胎儿肝功能有明显损害(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母体肝肾及胎儿肝功能无明显影响,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此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CD13/APN (amino-peptidase N APN)是一种将氨基酸从寡肽N末端切除的膜结合糖蛋白(氨基肽酶N),属于结合锌的金属蛋白酶超家族,其正常功能是在体内通过单一机制或多个机制协同作用参与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蛋白水解酶酶切作用,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作为细胞表面受体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齐旋  王黎娜 《武警医学》2010,21(5):460-460
本刊讯 4月17—19日.武警部队第四届儿科专业学术会议在北京武警总医院召开。后勤部卫生部部长时立强及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间苯三酚对先兆临产不规律宫缩所致疼痛的影响,寻求针对先兆临产不规律疼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妊娠先兆临产住院的初产妇76例和临产刚进入潜伏期,宫口开大<2 cm的住院初产妇50例,两类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先兆临产间苯三酚组和哌替啶组各38例,临产间苯三酚组和哌替啶组各25例.间苯三酚组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哌替啶组给予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观察给药后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结果 先兆临产组间苯三酚和哌替啶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潜伏期组,哌替啶的镇痛镇静作用明显优于间苯三酚.结论 间苯三酚能安全有效地缓解先兆临产产妇的不规律腹痛和紧张情绪,使其得到充分休息,从而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