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常规治疗疗效不太理想,我们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为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喘憋性肺炎200例,年龄6月-2岁。  相似文献   
2.
孟凡威  张旭亚  王静连  张宏 《中国保健》2008,16(11):496-497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及解痉药物应用,治疗组将解痉药物改为酚妥拉明雾化吸入,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给药对早产儿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喂养不耐受患儿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小剂量红霉素5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8±4.1)d,对照组(15±5.5)d,(P〈0.01),治疗组每日体质量增长(22±3.4)g,对照组每日体质量增长(15±4.4)g,(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静连  徐太林 《吉林医学》2014,(23):5170-5171
目的:进一步印证使用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方式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提升儿童呼吸衰竭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儿童呼吸衰竭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性气管插管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法,经过一段相同时间的治疗过程,比对两组患者的病理表现改善情况以及血氧饱和程度的恢复程度、二氧化碳含量恢复程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病症改善明显,血氧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检测结果均达到标准值,临床表现无异常,但插管方式对患者机体的摔伤性较大,其中有4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感染症状,有36例患者在常规性抗生素药物的作用下,病情得到控制或是痊愈,6例患者感染情况有持续恶化趋势,病情发展较难控制。治疗组中患者病症改善较为明显,血氧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检测结果均达到正常标准,但其改善所需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患者感染情况出现概率要小于对照组,其中2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常规性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或是治愈,有1例患者的感染情况有恶化趋势。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气管插管式的治疗方式而言,机械通气这种治疗方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喘汤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壁厚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TGF-β1 mRNA)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平喘汤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在哮喘激发4周后测量肺组织的TGF-β1 mRNA和气道壁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GF-β1mRNA、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TGF-β1 mRNA、Ⅲ型胶原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气道壁厚度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平喘汤通过降低TGF-β1 mRNA的过度表达,抑制Ⅲ型胶原的沉积,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常规治疗疗效不太理想,我们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用氨茶碱,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3mg/kg.d,分2次微量输液泵输入。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以负荷量0.1mg/kg,静脉注射,1h后用10μg/kg.h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入。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64%和92.86%,对照组分别为38.60%和64.9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5.793,6.786 P均0.05)。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8.
小儿惊厥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21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78例(64.5%),癫(间)15例(12.4%),低钙性惊厥3例(2.5%),颅内出血3例(2.5%),颅内感染22例(18.2%).发病年龄以1~3岁比例最高,为47例,占38.8%;其次是1个月~1岁42例,占34.7%;3~6岁22例,占18.2%;6~10岁10例,占8.3%.全年均有发病.结论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颅内感染次之,以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氨溴特罗口服液与溴己新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5~10mL/次,2次/日;对照组40例,给予溴己新4~8mg/次,3次/日。两组均加苯唑西林钠100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5.14±1.50)d,对照组(5.55±1.46)d。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平均痰鸣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具有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副作用小等特点,是治疗儿童支气管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常规治疗疗效不太理想,我们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