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小病毒B19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懿林  石军 《新医学》2004,35(2):89-90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对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PCR进行抗人类微小病毒B19-IgM和人类微小病毒B19-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测定,另设2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人类微小病毒B19-IgM或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6例(23%),而对照组只有1例(4%)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懿林  薛永珍 《四川医学》2004,25(2):176-17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对 3 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利用ELISA法进行抗HP IgG测定 ,另设 3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否认既往有反复腹痛及系统性疾病。结果 病例组有 8例患儿HP IgG阳性 (2 2 86% ) ,而对照组只有 1例HP IgG阳性 (3 3 3 % ) ,两组阳性率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3 1)。8例HP IgG阳性患儿中有 7例剧烈腹痛或呕吐 ,而 2 7例HP IgG阴性患儿中只有 5例有剧烈腹痛或呕吐症状 (P <0 0 1,P =0 0 0 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原因之一 ,且与腹型过敏性紫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科1987~1992年收治闭塞性脑血管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13岁,平均7岁。10~12月发病18例。临床表现发热2例,头痛10例,呕吐9例,抽搐6例,偏瘫32例,双侧瘫4例,交替性发作6例,中枢性面瘫26例,吞咽困难、中枢性舌瘫各6例,精神症状12例,大小便障碍16例,锥体束征阳性34例。血清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检查2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免疫分型的临床价值,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9例B—ALL患儿在初诊时进行免疫分型。CD45-SSC设门,在CD19、CD10、CD20和CD22中选择两个单克隆抗体组合,进行三色组合分析。髓系抗体选用CD33和CD13根据是否伴有髓系抗原表达分为两组,并随访预后。结果①CD19、CD22、CD10的阳性率都超过或接近90%,分别为CD19:94.87%,CD22:92.31%,CD10:87.18%,而CD20只有15.38%的阳性率;有33.33%的患儿检测到髓系抗原(My)标志,其中以CD^13^+8例,CD33^+5例;②共有6例患儿复发,两组经,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流式细胞仪可以用于绝大多数的B—ALL患儿免疫表型的检测;②伴有髓系表达不具有提示复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肾康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保肾录对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与预防紫癜性肾炎的价值。方法 88例过敏性紫癜分为一般治疗组和保肾录治疗组,定期观察尿上述四项蛋白与尿白常规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β2-M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3、6个月时尿常规异常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保肾康可缩短尿mALB、TRF、β2-MG升高的时间,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是否存在Th1/Th2失衡。方法 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外周血淋巴因子蛋白产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IL-4、IL-6、IL-10明显增高,IL-2降低。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h1类和Th2类淋巴因子产生有重叠,可能存在细胞间相互作用,不能用某一亚群过度活化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阿霉素(ADM)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增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降低的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对照组、L-Arg组、ADM组、ADM+L—Arg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相关分子的含量和酶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M组比较,ADM+L.A职组心肌NO、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RN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RN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L—A职加重心肌损伤,机制可能是L—Arg增加ADM处理的大鼠心肌的NO含量,NO抑制Cu—ZnSOD mRNA、MnSOD mRNA、GPx mRNA表达增加,加重Cu—ZnSOD、Mn SoD和GPx活性的降低,致使活性氧增加而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enleinpurpura,HS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1例急性期HSP患儿(HSP组)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进行IgG型ACA(IgG—ACA)和IgM型ACA(IgM—ACA)检测,并对两组ACA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91例HSP患儿中有16例ACA阳性,其中IgM.ACA阳性13例,IgG-ACA阳性3例,总阳性率占17.6%,且均无抗磷脂综合征(APS)表现;而健康体检儿未检出ACA阳性者。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6.078,P〈0.05)。HSP组中50例伴有腹痛的患儿中其13例ACA阳性,阳性率为26.0%;而41例不伴腹痛的患儿中仅3例ACA阳性,阳性率为7.3%,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5.426,P〈0.05)。26例肾脏受损者中ACA阳性4例;65例无肾脏受损者中ACA阳性12例,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002,P〉0.05)。结论ACA可能与儿童HSP发病及腹痛症状有关、与HSP肾损害无关;APS可能与儿童HSP无关。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是防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巩固治疗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用量是为正常剂量的100~150倍,故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多。亚叶酸钙(CF)解救作为HDMTX治疗的一部分,应用正确与否与HDMTX的疗效和毒性作用密切相关。为探讨MTX血药浓度与疗效、毒副作用的关系,以及CF解救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复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1997-01~2006-01住院并确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预激综合征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0.9%(20例)是顺传型,仅9.1%(2例)是逆传型,顺传型单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仅占56.3%(9/16),去乙酰毛花苷转复率可达到100%(10/10)。结论预激综合征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若心电图为顺传型且用普罗帕酮无效时,则选用去乙酰毛花苷,若为逆传型,则可以选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