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 (U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法对 30例URSA患者和 2 4例正常妇女 (对照 )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细胞 )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相比 ,URSA患者外周血中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多 (分别为 45 %、6 0 % ,P <0 0 5 ) ,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 (14%与 2 6 % ,P<0 0 1) ,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 (2 0 %与 7% ,P <0 0 5 ) ,Th1/Th2细胞比值增大 (0 73与 3 80 ,P<0 0 1)。结论 URSA的发生可能与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多及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28例产妇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结果: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其指征构成比发生变化,胎盘因素及子宫破裂是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孕期监护,防治产科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以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对灵长类子宫内膜及月经周期的影响,作者对10只恒河猴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0.03mg/kg·d)及同剂量的安慰剂,给药方法每天给药,由月经第2d至孕激素水平上升后第7d,实验结束后取猴子的子宫,一半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分析,另一半液氮速冻后细胞崩解,分离其逆转录酶,通过酶联免疫进行半定量,通过其与宿主基因产物的比值测定其雌、孕激素受体的充分性的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t检验、Mann-Whitneg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复方萘普生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萘普生栓是前列腺素受体阻断剂,具有镇痛作用,且有适用指征宽、术前要求简单等特点.笔者将其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观察其临床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本院2006年9~12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健康妊娠妇女145例,年龄18~38岁,孕次1~4,产次0~2,体重42~70 kg,无其他疾患及用药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其影响.方法 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4 117例为观察组,剖宫产指征包括瘢痕子宫(68.0%)、胎儿窘迫(4.9%)、胎位异常(5.9%)、妊娠合并内科疾病(5.1%)等;选择2 270例二次妊娠初次剖宫产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观察组初次剖宫产不同术式者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次剖宫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3%,高于对照组的4.3%(P<0.05).观察组并发症以盆腔或腹腔粘连发生率最高,为47.9%,其次为产后出血(12.8%);对照组以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为2.9%.观察组盆腔或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初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术式者2 428例,腹壁纵切口术式者1 689例,前者总手术时间、分娩时间长于后者,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后者(P均<0.05).结论 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首次剖宫产的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潘春煦 《中外医疗》2013,(35):192-193,19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期妇女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导致围产期母儿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该文就其当前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20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预防、诊断和治疗剖官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3年6月-2008年7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为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主要依据。明确诊断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确诊前开始治疗者。借助于妊娠部位血流阻断的处理方式好于直接进行吸宫。两组比较,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是成功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的关键,介入治疗是最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腹或经腹腔镜保守手术,以及全身或局部使用甲氨蝶呤(MTX)后吸宫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吸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诊断和治疗刮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3年6月-2008年7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为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主要依据.明确诊断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确诊前开始治疗者.借助于妊娠部位血流阻断的处理方式好于直接进行吸宫.两组比较,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是成功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的关键,介入治疗是最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腹或经腹腔镜保守手术,以及全身或局部使用甲氨蝶呤(MTX)后吸宫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吸宫.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