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对大白鼠睾丸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1只雄性大白鼠分为9组,分别给予LHRH-A_3 0.02μg、2μg 及200μg 三种剂量注射2天,20天及60天。在组织学上见200μg 注射20天后,睾丸开始出现抑制退化现象。200μg 注射60天后,则抑制现象更加明显。睾丸重量下降,曲细精管萎缩,生精细胞疏松脱落,精子细胞溶解,精母细胞膨大变形,形成严重生精障碍。在组织化学上,注射LHRH-A_3 200μg 60天后,可见睾丸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物质的吸收及转运出现抑制,生精上皮有一定损伤,睾酮的合成增强但分泌受到障碍。提示注射LHRH-A_3 200μg 60天后,对大鼠精子生成和睾酮的分泌发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脾脏形态学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SD大鼠脾脏的年龄变化进行了观察。大鼠脾脏中白髓随增龄而逐渐减少,结构紊乱,淋巴细胞密度下降。白髓和红髓分界不清。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ANAE、ACP、AlP活性随增龄而加强。ATP酶无明显变化,SDH、LDH和5-Nase活性下降,说明老龄鼠脾脏细胞中的代谢活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对Wastar和SD大白鼠附睾的分段进行了研究。除将附睾分为头、体、尾三部外,根据细胞的结构,管腔大小,空泡的分布及结合组化反应又将头部分为四段,尾部分为二段。并对各段的PAS反应进行了观察。为大鼠的生殖生理及人类计划生育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肥大细胞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硷性颗粒,含肝素,组织胺等物质。目前认为,肥大细胞在肿瘤预后、机体防御反应中起一定作用,引起组织学及病理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小鼠实体型网状细胞肉瘤(SRS)的初步实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对小鼠实体型网状细胞肉瘤(SRS)的生长情况、组织学、细胞化学等进行了初步观察。观察到ACP、DNA、LDH和SDH在瘤组织中的含量随着肿瘤生长而渐增加,而糖原在瘤组织中含量较少,AKP则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脾脏是机体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器官。为了探讨免疫与老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脾脏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实验用SD大鼠50只,按不同年龄分5组;3月龄组(青年)、8月龄组(壮年)、15月龄(初老)、20月龄及24月龄(老年),每组动物10只。取脾组织两块,一块置于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作H.E染色及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7.
<正> 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显示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对酶活性的损失较大,定位不佳。采用恒冷箱冰冻切片机切片,虽然对酶的损失较少,但如操作不当,也易出现酶活性扩散的现象。而且此种设备价格昂贵,在一般单位不易配备。因此探讨用石蜡切片显示AKP及ACP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白鼠附睾的结构和功能 Ⅱ.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wistar和SD大鼠附睾进行了酯酶、5-核苷酸酶、酸性磷酸酶、硷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甘油磷酸脱氢酶等组织化学观察,发现附睾上皮各段均有较高的酶活性,尤其是头部Ⅰ段及尾部Ⅰ段活性更强。提示这两段有更强的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大白鼠附睾肥大细胞进行了观察。在附睾间质及被膜中,头、体、尾三部的肥大细胞数目不同,以体部最多,头部次之,尾部最少,有显著性差异。注射LRH—A_3后,体部间质中肥大细胞数明显减少,其他各段无明显变化。说明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可能受睾酮的影响并对精于成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显示睾酮受体过去多用生化方法,如葡聚糖包裹活性炭法和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法。这些方法虽然数据可靠,但设备及试剂昂贵,无法作定位观察.近年来我们根据科研和临床的需要,以 Kurzon 和 Sternberger 用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