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牙切角缺损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芬 《铁道医学》2001,29(6):396-396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们分离出的592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实验特点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1996-01~1997-06的住院患者.用无菌棉棒取伤口分泌物和烧伤创面共检出阳性标本592株。1.2方法。将分泌物直接接种到血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18~24h,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革兰氏阴性杆菌数值鉴定指南,药敏试验采用K-B法。2结果与讨论2.1我们分离的592株病原首,革兰氏阴性杆菌475株占70%,革兰氏阳性球菌117株占30%,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6%,表皮葡萄球菌占34%及少数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2.2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自我效能感水平对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异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1日~2019年5月1日就诊并完成治疗与随访的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压变异性情况分为高变异组和低变异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自我效能感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一直是口腔治疗中的难点。临床多采用针钉固位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因易引起医源性牙髓疾患而使修复失败。笔者自 1996年起对门诊 119例前牙切角缺损患者采用唇腭面制备洞型 ,光固化复合树脂一次性修复。术后6~ 12个月复查 ,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门诊患者 ,男 5 4例 ,女 6 5例 ,年龄 15~ 6 4岁 ,中切牙 78颗 ,侧切牙 5 6颗 ,共计 134颗。大部分为外伤或龋病造成的上颌前牙切角缺扣 ,均为活髓牙 ,无牙髓炎症状 ,未经任何治疗。适应证 :①前牙切角缺损 ,活髓 ,无自发痛、激发痛 ,仅有轻…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中等卫生学校办学多样化的前提下,作为临床课程之一《妇产科学》,遍及到护理、口腔、全科、妇幼、助产等主要专业之中,而且相同层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教材也不同。为此,教师要想把课程教好,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理解、掌握好,并在今后的临床中,学生能准确掌握实践技能,必须先把理论基础打好,而打好基础的关键之一就是课堂的每一次授课,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来谈一谈课堂教学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有使用呼吸机适应证且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48 h的患者(2013年1—10月为实施前组,2014年1—10月为实施后组),收集相关资料明确使用呼吸机患者发生VAP的风险因素,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优先系数(RPN)并进行分级,对高风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并再次评估各风险因素;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VAP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组观察患者132例,实施后组128例。风险管理实施前,26个风险因素中4个为风险水平高的因素,分别为净化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RPN值为27),通风、温度、湿度不达标(RPN值为18),终末消毒未落实、床单位消毒设施失效(RPN值为18),未选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气管导管(RPN值为18)。实施风险管理后上述4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均由高变为低或中,而口腔护理液选用不当由实施前的低风险(RPN值为6)改变为实施后的高风险(RPN值为18)。实施风险管理前呼吸机使用率为33.65%,实施后为36.55%;而VAP发病率实施前为25.30‰,实施后为12.1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发现VAP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有利于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改变发生VAP的风险水平,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动静脉瘘维护质量情况,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辅助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开辟新思路。方法:选择2019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一般自我效能表(GSES)得分分组,自我效能低组45例(GSES评分≤21分)和自我效能高组105例(GSES评分21分),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情况(血流合格率、内瘘并发症、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内瘘使用时间有效率、护理缺陷事故发生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满意度)。结果:150例患者血流合格率94.67%,护理措施落实率89.33%、内瘘使用时间≥4年占比88.00%,均较高;与自我效能低组比较,自我效能高组血流合格率、患者对健康内容知晓率、内瘘使用时间有效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满意度情况均较高,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事故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低是影响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的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密切相关,临床可考虑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据此来提高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最终达到提高透析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及延长透析时长对血液透析时头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次透析时间6~8 h,透析液流量300 ml/min,血流量150~200 ml/min,每周透析3次;对照组每次透析时间4 h,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50 ml/min,每周透析3次。比较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期间头痛发生情况、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透析6个月,观察组透析时头痛发生率为41.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 00%(P 0. 05);且观察组头痛VAS评分、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 94±1. 33)分、(6. 87±1. 64)次/月、(7. 36±1. 76) h/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 81±1. 46)分、(8. 31±1. 89)次/月、(9. 31±1. 55) h/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Kt/V值为(1. 65±0. 29) g/kg,对照组Kt/V值为(1. 63±0. 27) g/k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透析6个月时,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延长透析时间能够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时头痛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阴道病是近年新认识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混乱的女性患病率高达60%,它是导致霉菌和滴虫性阴道病的主要原因,可造成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术后感染,并且与胎膜早破、早产、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有关,临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