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静脉溶栓联合导管碎栓和切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联合导管碎栓和切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肺动脉导管碎栓和静脉溶栓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9例中4例加用了Straub Rotarex导管血栓旋切术。结果19例共行21次治疗。18例经介入治疗后胸闷、紫绀症状均明显改善,肺动脉中央分支血流恢复通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平均86%(74%~96%)上升到治疗后的平均97%(94%~100%)。肺动脉压力从术前的(334-5)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术后的(254-5)mmHg(t=13.2,P〈0.01)。l例双侧肺动脉主干大块血栓栓塞的患者,介入治疗无效,后经胸外科手术取栓未能成功,患者死亡。4例成功地采用了Straub Rotarex旋切治疗肺动脉血栓,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导管碎栓和血栓旋切等介入技术联合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五维一体”慢病管理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和(或)高血压(hypertension, HT)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怀柔区6个村DM和(或)HT患者181例,根据慢性病类型分为DM+HT组(89例)、HT组(92例)。随访6个月,比较“五维一体”慢病管理模式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blood glucose, BG)、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8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其中男59例,女122例;年龄42.1~91.9岁,平均(66.9±8.3)岁。DM+HT组平均年龄(66.8±8.4)岁,HT组平均年龄(67.0±8.3)岁。经“五维一体”慢病管理6个月后,DM+HT组的BMI、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 HbA1c)低于基线水平[(26.00±3.95)kg/m2比(26.33±3.95)kg/m2、(67.92±10.07)kg比(68.79±10.19)kg、(7.26±1.02)%比(7.77±1.45)%],HT组SBP、DBP低于基线水平[(146...  相似文献   
3.
4.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虽然手术切除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手段,但由于我国HCC患者在诊断时大多已经是中晚期,仅有15%~30%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更多的患者仅适合非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14.1%。  相似文献   
5.
全身麻醉下Y型金属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国产Y型金属气管支架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置入的个案经验。方法 3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气管隆突导致恶性气道狭窄的男性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Y型金属气管支架的置入术,着重介绍Y型气管支架释放技术以及与气管插管的配合方法。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在全麻下进行了Y型气管支架的置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全麻下进行Y型气管支架的释放,减少了术中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其远期疗效和相关并发症需要更多的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MWA+TACE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1199例患者纳入分析.Mem分析结果显示:TACE+MWA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CR和PR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SD和PD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MWA对于大肝癌的治疗要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3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所有患者均作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造影。结果:39例中发现病变15例,小肠平滑肌瘤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1例,血管结构不良5例,炎症性改变2例,腹膜后肿瘤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联合介入栓塞诊断和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9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发生于腹部肿瘤术后,3例发生于胆系结石术后,2例发生于外伤后,1例发生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例有肾移植术病史。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假性动脉瘤发生于肝内动脉的9例,7例采取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例采取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采取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发生于肝外动脉的10例,8例采取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采取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例因载瘤动脉痉挛伴夹层而行保守治疗。术后随访中1例患者于栓塞术后第21天因弹簧圈移位导致假性动脉瘤复发,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4例患者失访,其余13例患者均未出现介入栓塞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是诊治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于3月16-1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注册309人,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全国介入放射学界的60多位著名专家均来南京参会,另有4位美国与韩国的专家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颗粒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用永久性颗粒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33例患者中包括支气管扩张24例、支气管肺癌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结核2例、支气管病变2例以及外伤性毁损肺1例,栓塞材料均采用海藻酸钠微球,部分合并支气管肺循环瘘的患者同时联合使用弹簧圈进行栓塞.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