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儿童孤立性血尿207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对207例符合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肾活检术,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轻微病变72例(34.8%);正常肾小球61例(29.5%),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透明样变性5例.IgA肾病36例(17.4%);薄基底膜肾病21例(10.1%),其中正常肾小球7例,伴轻微病变1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6.3%),其中伴薄基底膜肾病2例;局灶增生性肾炎4例(1.9%).结论:轻微病变与正常肾小球占第一位,IgA肾病是小儿表现为肉眼血尿的孤立性血尿的主要原因,但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病理变化相对较轻,为轻微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所有病例均无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受累.提示孤立性血尿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3.
狼疮性肾炎(LN)是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过程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改变轻重不一,为探讨儿童LN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对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30例LN患儿进行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我科1995年12月~2003年6月的住院LN患儿30例,其中男6例,女24例,男∶女为1∶4;起病年龄8~15岁,平均(12.36±1.85)岁,其中<10岁2例;首次就诊前的病程7天~12个月,平均为3.5个月;从确诊到肾活检的时间为3天~2年,肾活检前已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5例。二、方法1.临床指标:记录所有病例的病程、临床…  相似文献   
4.
伴有特应性素质的微小病变肾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有特应性素质 (Atopy)的微小病变肾病 (MCNS)的病程和预后。方法 :对 45例伴有Atopy的 MCNS患儿进行了 4~ 10年 (7.5± 1.4年 )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 :治疗效应、复发频度及最终预后等。结果 :该组患儿 6个月时频复发率为 5 7.8% ,高于 ISKDC无选择 MC群体 (2 8.6 % )。仅 5 %左右死于感染并发症或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与 ISKDC结果相仿。结论 :此型患儿具有较高的频复发率 ,但 90 %以上病例的远期预后良好 ,而对皮质类固醇初治无效应者提示预后较差 ,需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黄芪地黄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TH1/TH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HS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并建立正常儿童对照组30例。观察疗程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6、IL-12、TNF-α)水平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IL-12水平均下降,IL-4、IL-6水平上升(P均〈0.05),TNF-α水平明显上升(P〈0.01),而IL-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总缓解率87.5%,西医组疗效总缓解率60%,二者有显著差别(P〈0.05);中西医结合组IL-12、IL-4、IL-6水平基本降至正常,TNF-α水平仅略高于正常对照组;西医组IL-12水平接近正常水平,IL-4、IL-6及TNF-α水平略有下降。结论:黄芪地黄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更有效逆转TH2亢进状态,使病情得到改善和防止进展,其疗效机制与免疫功能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在儿童肾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手术切开植入Tenckhoff管,采用"O"装置和双联系统,应用IPD和CAPD对20例儿童急慢性肾衰进行腹膜透析.结果急性肾衰13例、慢性肾衰7例;透析时间ld~30个月,腹透后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酸中毒3d内基本纠正,高容量综合征l~2d纠正,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从透析前的(930.28±379.73)μml/L和(37.92±10.40)mmol/L降为透析后的(383.55±292.64)μml/L和(14.75±6.17)mmol/L.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移位、腹透液渗漏、纤维凝块堵管,未发生感染性腹膜炎.7例维持透析患儿中4例发生低蛋白血症(57.1%).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儿童急慢性肾衰的一项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idiopathic acute renal failure,IARF)的临床、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6月入院I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8例患儿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均为男性,年龄3岁~12岁,平均(8±3)岁,全部病例发生在NS活动期,均表现为少尿型肾衰竭,以微小病变为主(85.7%),予标准剂量激素及对症或透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儿童INS合并IARF,以男性为主,临床表现为少尿型肾衰竭,病理以微小病变多见,经常规激素、对症或透析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有机氟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四例临床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325003)杨青杨宇真林瑞霞近年来有关有机氟中毒的临床报道较多,但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尚无报告(1)(2)。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有机氟中毒9例,其中4例合并急性肾衰,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卡尼汀治疗组(治疗组),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 h(IR1h)、6 h(IR6h)、12 h(IR12h)组(n=6)。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组织游离脂肪酸(FFA)含量、钠钾ATP酶活力,并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IR6h、IR12h组大鼠的BUN、Scr较假手术组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IR12h组大鼠肾组织FFA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IR6h、IR12h组钠钾ATP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IR12h组的BUN和IR6h、IR12h组的Scr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1);IR12h组钠钾ATP酶活力显著高于而FFA含量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1)。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左卡尼汀对IRI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脂肪酸β氧化、提高钠钾ATP酶活力、优化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非结石性特发性高钙尿症(IH)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69例IH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水平,并行长骨X线摄片.结果:69例IH中肠吸收型(aIH)占56.5%(39/69),肾漏型(rIH)占24.6%(17/69),分类不明(unclassifiable)的占18.9%(13/69).rIH组和分类不明组的BALP各有23.5%(4/17)和15.4%(2/13)升高,BGP各有17.6%(3/17)和23.1%(3/13)升高;rIH组和分类不明组的BALP与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H组P<0.05;分类不明组P<0.01).前臂骨X线平片示6例存在轻度骨质疏松.结论:少数非结石性rIH或分类不明的非结石性IH患者存在轻微骨代谢异常,但一般不会对儿童骨骼发育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