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组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和慢性重型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P<0.01,t=4.22,P<0.01),急性乙肝患者组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t=6.13,P<0.01),慢性轻度乙肝血清纤维结合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值近似(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不良组的纤维结合蛋白值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其Fn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作鉴别乙肝患者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例因腹胀就诊新生儿,发现肠系膜肿物,伴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超声及CT未能明确该肿瘤性质,腹腔穿刺放腹水,输血治疗效果差,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瘤体来源于肠系膜并广泛侵犯血管及小肠肠管,难以切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为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乐托儿(冻干灭活的嗜酸乳杆菌)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肠道菌群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2002年3月至200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IHS为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乐托尔组和对照组,随机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患儿均给予熊去氧胆酸(25 mg/次,日3次)及护肝治疗。乐托尔组口服乐托尔散剂(嗜酸乳杆菌散剂)每次1袋,2次/d;15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中和冻干培养基。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中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疗程结束后,乐托尔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乐托尔组患儿血清中TB、DB、ALT、γ-GT、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乐托尔组肝脏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十二指肠引流液中TB、DB、γ-GT、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乐托尔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 IHS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调节剂(冻干灭活的嗜酸乳杆菌)与熊去氧胆酸合用能促进胆汁酸排泄,改善肝功能及肠道菌群,在IHS的治疗中有明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已证实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FIC)与一些特定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由于基因突变致肝细胞或毛细胆管上皮细胞的胆汁分泌转运体缺失,导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而形成的综合征,为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门诊与急诊进行诊治的不明原因哭闹或腹痛并最终确诊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为患儿分别采用超声与X线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超声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的检出率分为为91.7%与90%,结果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方面,超声诊断更有优势,P﹤0.05。结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诊断相比,超声诊断在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临床应强调小儿肠梗阻疑似患儿准确诊断的早期性,尽早确定患病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对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新的一项名为“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 MetaHIT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胃肠道中存在1000~1150种细菌[1]。其中主要有拟杆菌属、梭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超过1014,约10倍于人体细胞。在健康的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微生物群和外环境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引起微生态失调[2]。微生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来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内源性主要来源于正常微生物群的比例失调、定位转移和二重感染;外源性主要来自外袭菌的侵入,形成新的感染[3]。感染微生态学是一门用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并引导感染向宿主健康方面转移的微生态学分支,是微生态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传染病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的是感染的微生态原理以及防治措施[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