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胰岛细胞瘤可起源于胰岛的各种细胞 ,属内分泌肿瘤 ,较少见。有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与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与胰岛 B细胞增生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难于鉴别。现将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病理科活检中遇到的 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5 4岁 ,以四肢抽动伴意识不清 2 h为主诉入院。发病时四肢不自主抽动 ,无口吐白沫 ,无小便失禁 ,症状持续 10 m in缓解。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 0 .93mmol/ L。腹部 CT示 :胰尾占位 ,胰腺尾部有一 5 5 m m×44 mm× 5 0 mm局限性肿大 ,边界清 ,考虑胰岛细胞瘤。例2 ,女 ,30…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左足小趾出现不规则肿物10年。10年前左足小趾背外侧出现绿豆大不规则肿物,伴有压痛。外院以胼胝、鸡眼等嘱患者泡脚和修剪,但修剪后可缓慢再生,压痛加剧,穿鞋与走路障碍。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小趾外侧有一角化隆起,直径约4.0mm,与小趾的趾甲外缘相距5.0mm,颜色、质地与趾甲相似,其根部与甲近端甲皱襞水平,  相似文献   
3.
奎屯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长期干预后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慢性砷中毒病区15年的长期改水干预后,对病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转归分析,方法:选择干预前井水胂含量为0.6mg/L和0.58mg/L两地区居民进行随访,并进行染色体畸变,微核检查,同时以水砷含量0.03mg/L地区居民为对照组。结果:经过长期改水干预后两病区患中改水2年仍未愈病例总的好转率为73.4%,轻度患者治愈率达76.4%,掌跖角化好转率为85.2%,色素异常好转率为71.2%。皮肤癌患者3例,随访患者中19例死亡者14例为癌症,部分患者躯干色素及角化皮疹增多,两病区患者染色体畸变,微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中未发现新病例。结论:改水干预15年患者有了明显好转,较彻底解决了砷中毒的病因,砷对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进一步远期影响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随访及寻找更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莉  平小佳 《新疆医学院学报》1998,21(4):298-301,305
目的:揭示幽门螺杆菌(HP)引起民胃粘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HE切片,用油检测HP;并对HP阳性例随机抽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HP。同时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Hp。同时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HP在慢性浅表层胃炎活动性(CSG)组最高(65%),且与各组间均有差异;PCNA在正  相似文献   
5.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多发生于手部,其中以手指甲下最常见,甲外者很少见.加强对甲外血管球瘤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本院自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甲外血管球瘤1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幽门螺杆菌(Hp)引起胃粘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HE切片,用油镜检测Hp;并对Hp阳性病例随机抽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Hp。同时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Hp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性(CSG)组最高(65%),且与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PCNA在正常胃粘膜阳性率最低(35%),与各组间均有差异(P<0.0005)。且随病变加重,阳性率呈递增趋势。结论:Hp在CSG的发生中,具有病因学价值;Hp感染导致胃粘膜过度增生,为发展成癌前病变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巨乳症伴巨纤维腺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乳症伴巨纤维腺瘤1例刘存韦新荣陈晓平小佳(基础医学部病理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患者女性,29岁,汉族。1995年11月怀孕以后,左侧乳房迅速长大,约2个月时间,乳房下垂至脐下,质地硬,沉重感。1996年8月足月妊娠分娩后,患侧乳房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 5岁 ,因右乳肿物于 2 0 0 3年 3月 5日收入院。患者 1999年在外院曾行右乳肿物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纤维腺瘤”。入院前 1年余 ,再次发现右乳内上象限有肿物 ,约2cm× 3cm大小 ,质韧 ,无痛。 2个月前肿物迅速增大 ,扩展至整个乳房 ,约有“足球”大小。查体 :双侧乳腺明显不对称 ,右乳明显增大 ,表面高低不平、静脉曲张 ,内上象限皮色发红 ,有一陈旧性手术切口瘢痕 ,约 5cm长 ,右乳柔韧 ,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 (见图 1)。乳腺彩超 :右乳巨大 ,形态不规则 ,内部结构紊乱 ,可见团块状回声及大量液性…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体是一种多亚单位组成的,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具有糜蛋白酶样、胰蛋白酶样及caspase样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复合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的中性蛋白水解酶体系.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蛋白酶体能精确地和选择性降解细胞内目的靶蛋白,进而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基因转录调节、受体胞吞、抗原呈递、分化与凋亡,以及信号转导等各种细胞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115例食管癌病人被切除的381枚淋巴结经常规病理检查无癌转移者进一步做免疫组化研究。这些淋巴结经连续切片、抗角蛋白血清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复查,发现其中26例病人(22.6%)的27枚淋巴结(7%)存在单个或小团癌细胞微小癌转移灶。隐匿性微小癌转移的检出率不同民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内隐匿性癌转移灶的存在,涉及到癌细胞广泛扩散和转移的基本规律、临床分期、治疗及评价预后等重大肿瘤发展生物学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控制恶性肿瘤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