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因超声发现侧脑室扩张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92例单胎妊娠孕妇,根据胎儿侧脑室宽度分为重度侧脑室扩张(≥15.0 mm,4例)和轻度侧脑室扩张(10.0~14.9 mm,88例),轻度侧脑室扩张组又分为A组(10.0~12.0 mm,50例)和B组(12.1~14.9 mm,38例).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宫内转归、新生儿出生后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进行随访.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Bonfferoni方法校正、MannWhitney和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 轻度侧脑室扩张的A和B组及重度侧脑室扩张组胎儿合并其他系统发育异常(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的发生率分别为18.0%(9/50),65.8%(25/38)和3/4(x2=22.934,P=0.000),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98,P=0.000);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0%(2/50),7.9%(3/38)和0/4(x2 =0.878,P=0.645).4例重度侧脑室扩张病例均终止妊娠,轻度侧脑室扩张病例继续妊娠的63例胎儿中(A和B组分别为48例和15例),B组官内转归较A组差(B组侧脑室扩张进展、稳定和缩小者分别为3、10和2例,A组分别为3、15和30例,Z=-3.317,P=0.001),A组中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胎儿宫内预后较孤立性侧脑室扩张者差(Z=-2.631,P=0.009).顺利娩出的62例新生儿在生后14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评估,A、B两组≥35分比例分别为93.8%(45/48)和71.4%(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40).婴儿出生后12个月(存活46例,A组35例,B组11例)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评估,评分显示A和B组运动发育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发育优秀、中等和低下者分别为8、26和1例,B组分别为1、7和3例,Z=-2.203,P=0.043),但智力发育指数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婴儿中20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45.0%(9例)侧脑室宽度缩小,50.0%(10例)侧脑室扩张持续存在,5.0%(1例)侧脑室扩张宽度增加.生后侧脑室扩张转归情况与BSID评分相关,侧脑室宽度缩小者较稳定和进展者预后好(P=0.033). 结论 胎儿侧脑室扩张宽度为10.0~12.0 mm者预后较好.超声确诊的侧脑室扩张胎儿,建议进行相关病因学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对侧脑室轻度扩张胎儿应加强宫内及出生后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脐动脉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时与胎儿染色体疾病的关系及新生儿预后。方法对本院产前诊断中心2008年1
月~2012年6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单纯性单脐动脉及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及脐静脉穿
刺取脐带血,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出生后的婴儿追踪随访观察。结果经超声诊断为单脐动脉进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
共44名,其中单纯性单脐动脉24例;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20例,其中单脐动脉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8例,单脐动脉合并胎儿
发育异常12例。单纯性单脐动脉组(n=24)与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组(n=20)间分娩孕周和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
性差异。胎儿出生体质量,出生后APGAR评分及胎盘质量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超声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的胎儿,特
别合并其他器官发育异常,有必要进行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单纯性单脐动脉的胎儿,需严密行超声检查,避免器官畸形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产前诊断出的53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与产前超声检查出的异常征象进行对比性分析,统计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出类型与超声畸形谱,并对染色体异常的胎儿进行术后或出生后随访。结果共有510例羊水和脐带血样本进行染色体检查,检出异常核型53例,阳性率为10.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2例,包括21-三体15例,18-三体11例,13-三体2例,45,XO单体2例,92,XXXX四倍体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1例,包括易位4例,插入3例,倒位6例,缺失4例,衍生4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超声检查为明显结构畸形者占41.5%(22/53);结构畸形合并超声软标记者占34.0%(18/53);单独检出超声软标记者占15.1%(8/53)。结论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常表现为各种明显结构畸形,畸形数越多,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大,出现超声软标记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将增加。了解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的超声畸形谱,对产前识别高风险胎儿,提高侵入性操作的阳性率,减少漏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中遗传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2月因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同时行常规核型分析和CMA芯片检测109 例单胎妊娠孕妇。比较侧脑室增宽胎儿核型分析和CMA芯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结果(1)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 12.84%;CMA芯片的异常检出率为26.60%;两种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核型分析结合CMA芯 片的异常检出率为28.44%,核型分析结合CMA芯片能有效提高异常检出率。(2)1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中,核型分析显示正常而 CMA芯片显示异常,额外异常检出率为15.60%。其中微缺失6例、微重复9例、微缺失合并微重复1例,单亲二倍体杂合缺失1 例。结论CMA技术可敏感检出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常,提高异常检出率,有利于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咨询和 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与妊高征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妊高征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在妊高征中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28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et),血沉(ESR),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高征组ET与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沉、血浆粘度呈负相关;正常妊娠组与这4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T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并与其血液粘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2495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产前诊断中心门诊2495例遗传咨询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其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2341例,脐带血及羊水培养154例,发现异常核型181例,异常率7.2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77例。占4.41%,常染色体结核异常75例。占3.0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0例,占0.8%,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占0.16%。检出染色体多态变异130例,占5.21%。就诊原因以自然流产,死胎,智低及发育异常为主,其次为曾生育智低及畸形儿的夫妇等。并对染色体异常,多态变异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Y染色体异态与其临床遗传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Y染色体异态与其临床遗传效应。方法 对因配偶自然流产史、育儿智力低下或发育异常等进行遗传咨询的男性病例作常规染色体检查。结果 发现Y染色体与第 18号染色体同大 (大Y) 14 5例。在这 14 5例Y染色体异态患者中 ,配偶自然流产占 5 5 17% ,育儿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占 2 2 0 7% ;另外因孕妇早期服用致畸药物或合并病毒感染 ,产前诊断大Y男性胎儿占 11 0 3%。结论 提示Y染色体不单纯是一种异态 ,且具有临床遗传效应 ,与胎儿丢失、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主要是因点突变(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使β-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减少或缺如)所致[1].此外,由于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片段缺失而导致的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HPFH)和δβ-地中海贫血(简称δβ-地贫)在中国人群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共同特征是基因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失控而使出生后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 F)持续增高[2-3],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很大的血红蛋白病[4].目前世界上在不同种族中已报道了至少20种此类因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段缺失而引起的血红蛋白病,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和东南亚型HPFH[3].缺失型β-地贫杂合子与β-地贫点突变杂合子婚配后,有生育缺失突变复合β-地贫点突变患儿的风险,此类双重杂合子患儿多表现为中间型或重症β-地贫,也是需要重点预防的类型.缺失型β-地贫具有特异的表型,在临床上较易被发现,但目前暂时没有相关的基因检测试剂盒上市,给产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分析了10例缺失型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表型,同时因其配偶为常见β-地贫点突变携带者,对这10个地贫家系分别进行了产前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取新生儿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珠贫)的资料.方法:对本院出生的2281例新生儿脐带血作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结果:发现巴特血红蛋白(HbBart)阳性213例,占被检人数9.34%,其中静止型α珠贫110例(阳性率4.8%),标准型α珠贫97例(4.3%),HbH病4例(0.2%),复合异常血红蛋白2例(0.1%).结论:利用脐带血电泳检测HbBart,具有无损伤、简易、有效的优点,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已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无创产前检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母体血浆中的游离DNA越来越被认为是非侵入性检测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指标。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也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和推广应用。在NIPT筛查中,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比例是整体检测性能的关键参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临床解释。本综述中,我们对目前NIPT中胎儿游离DNA比例的检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算法进行介绍,并简单讨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