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医疗已成为上海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调查表明,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人群广,参保人群门诊就医及“小病”的就医基本得到保障。文章提出,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政府必须制订刚性的政策,提高基金的缴费标准,加强对定点医院及就医者的管理,并建立区、市住院基金统筹制度,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社会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提高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房颤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适合汉族人群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给药模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对200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老年患者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年龄、身高、体质量、合并用药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计算公式。结果: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CYP2C9*1/*1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3.87±0.71)mg显著高于CYP2C9*3基因型患者(1.05±0.59)mg;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2.94±1.03)mg显著低于VKORC1-1639GA/GG基因型患者(5.76±1.12)mg。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华法林稳定剂量公式,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年龄、体质量、合并用药、CYP2C9*3和VKORC1-1639基因型,该模型能解释约56.5%个体间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能帮助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9—2012-09应用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2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骨盆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本组22例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6.2个月。按Matta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5例,疗效优1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内固定失败及损伤神经。结论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的优点,可作为髋臼后壁骨折较好的外科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武汉市第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进行匹配,选取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无心瓣膜病史、心脏彩超检查基本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做重要指标的定量解析。结果 160例SDHV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116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36例,单纯二尖瓣钙化8例;单纯瓣膜关闭不全66例,狭窄合并瓣膜关闭不全42例,单纯狭窄12例,瓣膜功能正常40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6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0例,左心房及左心室均扩大42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1者105例,射血分数(EF)比值<0.5者50例。心律失常145例,其中房颤35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6例,房性/室性期前收缩8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P=0.040,OR=2.024)、高血压(P=0.038,OR=2.832)、胆固醇(P=0.000,OR=3.180)。进一步的定量解析提示:胆固醇5.0 mmol/L以上,发生SDHVD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结论 SDHVD好发于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心房心室的扩大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SDHVD常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颤与房室传导阻滞。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清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建立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方法。 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提供的分枝杆菌 16S rDNA 基因的保守区和突变区(第 129 ~ 267 位核苷酸的 A 突变区、第 430 ~ 500 位核苷酸的 B 突变区)分别设计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用地高辛标记引物并制备玻璃芯片。采用双重 PCR 技术分别对 16 种分枝杆菌标准株、5 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和 120 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非结核分枝杆菌 40 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80 株)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与玻璃芯片进行杂交检测,尼龙膜显色,以显现蓝黑色斑点作为阳性信号,并根据其在芯片方阵中的位置判断分枝杆菌种类。根据芯片杂交结果,选取部分经显色法芯片技术检测的临床分离株进行 DNA 测序。 结果 16 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 120 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 PCR 扩增均各产生 2 条 DNA 片段,其中 1 条长度为 272 ~ 280 bp,1 条长度为 183 ~ 192 bp。16 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均与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应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分析 16 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 5 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的特异性为 100%。120 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与分枝杆菌属探针 a 杂交,其中 79 株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8 株确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不产色分枝杆菌 17 株,胞内分枝杆菌 8 株,猿猴分支杆菌 6 株,瘰疬分枝杆菌 5 株,偶然分支杆菌 2 株),另 3 株只与分枝杆菌属探针 a 杂交,没有鉴定到种。选取的 26 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8 株,不产色分枝杆菌 5 株,胞内分枝杆菌、猿猴分枝杆菌、未鉴定到种的分枝杆菌各 3 株,瘰疬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各 2 株)DNA 测序显示,未鉴定到种的 3 株分枝杆菌中,1 株为结核分枝杆菌突变株,1 株为 Mycobacterium lentiflavum,1 株为 Mycobacterium arupense,芯片上无后 2 种菌株的特异性探针;其余 23 株菌株测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 显色法芯片技术能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整合子(integron)系统作为新的细菌耐药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的基因表达元件,可以捕获外来耐药基因,并通过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型噬菌体在同种和不同种菌属间传播,使细菌的耐药性得以广泛扩散.该文就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性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科研优势,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提高血液内科学教学质量.方法 汕头大学医学院在2004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4名学生的血液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注重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两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相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撰写的4篇临床科研小论文在国内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发表.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表示肯定.结论 注重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1岁,因面色苍白2年,稀便6d入院。体查:T:36.6℃,慢性病容,重度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特殊,脾于肋下8cm处扪及,质硬,无压痛、结节,肝肋下未及。血常规:册C85.6×10^9/L。单核细胞计数11.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9.0×10^9/L,RBC 1.88×10^10/L,血红蛋白58g/L,血小板126×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