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定。近年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检测资料表明,其发病过程是以在位内膜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甚至基因差异决定的。结合国外近5年研究,对EMs的遗传基因流行病学及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分子水平的差异进行探讨,为EMs的诊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循环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脑循环治疗仪配合常规疗法(功能训练、中药熏蒸、穴位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常规疗法.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2%.结论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产自陕西的玫瑰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相结合从氯仿-甲醇洗脱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包括5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5)和3个苯乙醇类化合物(6~8)。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且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细胞株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8.2,6.2,4.3,2.8,9.6μmol·L-1。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定.近年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检测资料表明,其发病过程是以在位内膜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甚至基因差异决定的.结合国外近5年研究,对EMs的遗传基因流行病学及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分子水平的差异进行探讨,为EMs的诊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月德  董伟  周堃  刘贵有  李丽梅  娄洁  胡秋芬  杨海英 《中草药》2015,46(12):1727-1729
目的对傣药铁刀木Cassia siamea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铁刀木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蒽醌类化合物,命名为决明蒽醌A(1)。生物活性测试中,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的IC_(50)值分别为6.2、7.8、3.5、8.6和5.4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玫瑰Rosa rugosa花蕾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食用玫瑰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玫瑰花蕾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乙酰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山柰酚(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芦丁(7)、木犀草素(8)、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9为首次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的IC50值分别为6.8、5.6、2.2、1.8、7.4μmol/L。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杂色曲霉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和5个已知的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分析,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得以确定。对化合物1进行了5种人类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NB4,SHSY5Y,MCF7细胞株有弱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6.8,4.3,8.8μmol·L~(-1)。  相似文献   
8.
董伟  王月德  周堃  刘贵有  李丽梅  娄洁  胡秋芬  叶艳青 《中草药》2015,46(15):2206-2208
目的 对中药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以期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补骨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补骨脂95%乙醇提取物分离鉴定了1个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3R-6-羟基-8-羟甲基-4',7-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补骨脂异黄酮A(corylisoflavone A);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其中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分别为12.6、5.3、15.5、4.8和11.2 μmol/L。  相似文献   
9.
李丽梅  娄洁  刘贵有  王欢  杨娟霞  王月德  董伟  周堃  胡秋芬 《中草药》2015,46(10):1420-1422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玫瑰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了3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二羟基-4',7-二甲氧基异黄酮(1)、樱黄素(2)、红车轴草素(3)。细胞毒活性筛选显示化合物1对A549和PC3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2.6和3.2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玫瑰异黄酮,化合物2和3首次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各20例,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分别予以艾灸1壮、艾灸2壮、艾灸3壮及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乙组、丙组的VAS评分低于其他2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优良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相较于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温针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疗效最佳的是艾灸2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