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157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生了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1%。结论在手术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切口进行处理,合理地使用抗菌素和抗生素,能明显的降低阑尾切除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探讨胃窦癌的CT灌注特点,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方法 30例胃窦癌患者(胃窦癌组)的CT灌注参数与24例正常胃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胃窦癌各灌注参数与MVD及VEGF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胃窦癌组与对照组患者CT灌注参数的比较中,胃窦癌组血容量(B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灌注值(PF)、强化峰值(PE)和达峰时间(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与胃窦癌患者MVD计数呈正相关(r=0.522,P=0.02),而PF(r=0.072,P=0.78)、PE(r=0.253,P=0.31)和TTP(r=0.235,P=0.35)与胃窦癌MVD计数无相关性。PF(r=-0.208,P=0.45)、PE(r=-0.251,P=0.37)、TTP(r=-0.284,P=0.31)和BV(r=-0.472,P=0.09)与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 BV能反映胃窦癌内血管生成的状况,CT灌注成像可以作为胃窦癌微血管状态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肝脏少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其影像表现多样化,常易漏诊及误诊。本研究展示了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影像图像,并简要概述了该疾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及鉴别诊断,以加深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提升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从而降低该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姚晋  郑洪 《贵州医药》2013,(12):1059-106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HGF、c=Met)、XIAP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30例卵巢癌组织中HGF、c-Met及XIAP的表达情况。结果HGF、c-Met、XIA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0、P=0.001、P=0.008),HGF、C—Met、XIAP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型、淋巴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HGF与XIAP呈正相关(r=0.853,P=0.000)。结论HGF、c—Met与XIAP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HGF与XIAP呈正相关,可作为卵巢癌早期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T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随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卵巢恶性肿瘤在CT表现上有一定特征性,因此CT检查常用于局部肿块的诊断、分期和发现转移。不论是局部浸润、腹膜种植、淋巴转移还是血源播散都可以产生相应的CT征象。CT检查有助于判断手术时机及预测手术结果,同时也是卵巢恶性肿瘤术后监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肖云华  刘雪辉  杨喜彪  姚晋 《重庆医学》2016,(18):2453-2456
目的:探讨双源CT (DSCT)在评价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行DSCT检查的ACHD患者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多数合并两种以上畸形,其中,心内畸形20例,包括法洛四联症4例(13.79%),房间隔缺损6例(20.69%),主动脉瓣二叶畸形4例(13.79%),室间隔缺损8例(27.58%);心外大血管畸形19例,包括主动脉缩窄3例(10.34%),动脉导管未闭4例(13.79%),大动脉转位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17.24%)。结论 DSC T不仅能清楚显示ACHD患者心脏大血管畸形,还能对患者双肺、气管及支气管进行观察,可以为手术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姚晋  杨志刚 《华西医学》2010,(12):2191-2194
目的利用首过时间技术进行全胰腺CT灌注扫描,了解正常胰腺CT灌注的特点。方法2006年6月-2007年3月,64例正常胰腺患者行64排螺旋CT灌注扫描,测量胰头、胰体及胰尾的灌注值、强化峰值、达峰时间和血容量。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胰腺测量的部位分组,将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胰腺的血容量高于女性(P〈0.05),其余灌注参数在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41~60岁组的灌注值低于〈40岁组和〉60岁组;〉60岁组的强化峰值高于41~60岁组;41~60岁组的达峰时间长于%40岁组;〉60岁组的血容量高于41~60岁组(P%0.05)。③胰体和胰尾的灌注值高于胰头(P%0.05),其余灌注参数在胰腺不同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胰腺血流状况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部位存在差异,首过时间技术应用于正常胰腺能反映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是近年来医学教学改革中采用较多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外许多医学教学中认为是有效的教学方式[1~5],但是否适合医学影像学教学有待于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娟  周翔平  姚晋  陈宪  漆锐 《放射学实践》2004,19(3):190-19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HC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病灶的大小、边缘形态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关系。方法 :盲法下分析 162例HCC病灶的CT扫描影像。结果 :162例病灶中 48例 (占 2 9.63 %)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肝门组、门腔间隙组以及腹主动脉组最为常见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 12 .96%,14 .81%,11.73 %。局部淋巴结转移出现概率与病灶大小及边缘形态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CC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 2 9.63 %。HCC最主要的淋巴转移途径为肝内深、浅淋巴管经肝门淋巴结、门腔间隙淋巴结、腹腔干旁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并常表现为多组、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HCC更容易出现在体积较大和无包膜型HCC中。HCC的CT分型能够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和TNM分期的价值,探讨胃癌的影像学征象及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以53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结果16排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3.02%、80.00%和92.45%,对胃癌TNM分期总准确性为84.91%。结论利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尤其是局部薄层重建、MPR和恰当的窗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M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