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早期糖尿病角膜组织的超微变化,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前者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分别于6、8、10、12周取角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改变。结果:各个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水肿,胞浆内线粒体增多和肿胀,随着病程进度而明显;角膜内皮的破坏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央发展;成模后第10周开始出现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格子状排列,有断裂现象。结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角膜功能异常,这可能与高血糖时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研究表明 ,孕激素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萎缩[1] 。本研究试图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为 1997年 1月至 1997年 10月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12例 ,年龄 40~ 5 5岁。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 6例 ,对照组 6例。米非司酮组从术前 1周每天口服米非司酮 (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 ) 2 5mg。对照组按一般术前常规处理 ,未使用激素类药物。两组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2 .方法 :术后取肌瘤组织 ,按电镜样品制作过程处理…  相似文献   
3.
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对大鼠脑梗死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用MRI、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针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RI显示电针组大鼠的梗死区面积比对照组的明显缩小(P〈0.01);光学显微镜下,电针1d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与对照组l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7d与对照组7d相比,细胞损伤程度和受损细胞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显微镜下,电针组缺血边缘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如腺粒体的肿胀、嵴的破坏及核蛋白体变性程度均比对照组轻。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后电针对大鼠尾壳核缺血半影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针组。3组动物在缺血1,7,14d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光镜及电镜下检测尾壳核缺血半影区nNOS表达。结果:与缺血组相比,电针组运动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缺血半影区的nNOS神经元数目增加(P〈0.05)、结构更为完整。结论:电针促进了脑梗死急性期后尾壳核缺血半影区的nNOS神经元的恢复,加快了缺血后脑组织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四毒清对LPS引起的心肌损伤以及心肌TNFα和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探讨四毒清防治内毒素性心功能障碍的机制。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LPS组、四毒清防治组和四毒清组,分别用蒸馏水和四毒清(0.2 mL/10 g)灌胃3 d,每天2次,最后1次灌胃后2 h,腹腔注射 LPS(30 mg/kg)或生理盐水(0.2 mL/10 g)。测定小鼠血浆肌酸激酶(CK)、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以及心肌TNFα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LPS注射后12 h和24 h,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水肿,肌原纤维肿胀、排列稀疏,心肌间质可见少数红细胞;电镜观察显示,心肌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部分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四毒清防治组小鼠心肌病理改变明显轻于LPS组;LPS组小鼠血浆 CK的活性和心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四毒清防治组,心肌SOD活性明显低于四毒清防治组,而心肌 MDA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别;四毒清组和对照组比较,除心肌MDA含量外,上述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四毒清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四毒清抑制心肌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早期角膜组织的超微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早期糖尿病角膜组织的超微变化 ,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前者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分别于 6、8、10、12周取角膜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改变。结果 :各个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水肿 ,胞浆内线粒体增多和肿胀 ,随着病程进度而明显 ;角膜内皮的破坏从周边开始 ,逐渐向中央发展 ;成模后第 10周开始出现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部分呈格子状排列 ,有断裂现象。结论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角膜功能异常 ,这可能与高血糖时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认知情况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防结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淮南市五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 500名学生,调查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不同干预途径进行防治教育干预,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学生普遍喜欢通过前往医院见习,学习结核病相关知识(75.70%);经过教育干预后,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50.32%提高到干预后的87.33%(χ2=10 929.34,P<0.001)。结论 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通过对高校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防治教育干预,学生普遍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于结核病的认知,落实各项防治原则,学生们自身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从而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波扫描是否对人中期妊娠(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将12例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健康妇女随机分3组,各4例,行水囊引产术。第1组为对照组,引产前不作B超扫描;第2、3组在引产前30分钟用B超经孕妇腹部分别定点扫描胎儿大脑颞叶皮质5分钟与10分钟。引产术后取胎儿大脑颞叶皮质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超定点扫描检查5分钟的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开始出现改变:①部分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分布不均,呈团块状边聚。②部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化。B超定点扫描检查10分钟的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主要变化有:①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成团块状浓缩或边聚。②核周腔增大、变宽。③核周质(胞质)内糖原与游离核糖体稀疏。④大部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化。⑤次级溶酶体多见。结论 B超定点扫描检查5分钟,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开始有变性改变;B超定点扫描检查10分钟,胎儿大脑皮质细胞变性改变更为明显。B超用于产前胎儿颅脑检查时不应超过5分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正己烷染毒对大鼠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正己烷染毒组.对照组:8只,吸人空气;染毒组:24只,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 g/m3,每组6只,分别染毒1、3、7、14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已烷对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染毒组大鼠正己烷染毒7 d和14d时视网膜出现明显变性,并随染毒时间延长损伤加重.染毒14d,大鼠光感受器外节失去正常的膜盘结构,部分膜盘溶解;内节线粒体肿胀甚至消失.外核层细胞水肿,核内染色质浓缩.内核层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出现明显变性.节细胞胞质水肿,细胞器明显减少.外丛状层、内丛状层和神经纤维层神经突起水肿,突触内微丝和小泡减少.结论 正己烷可造成大鼠视网膜组织的明显损害,将导致眼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