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蜕膜巨噬细胞TSP-1 IL-10及IFN-γ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蜕膜巨噬细胞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20例(A组)和1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B组)检测蜕膜TSP-1mRNA、蜕膜巨噬细胞表面TSP-1的表达及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和IFN-γ的量,并在培养液中加入相应刺激物,观察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蜕膜TSP-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蜕膜巨噬细胞TS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显著降低(P<0·05);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干预因素对两组病例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FN-γ无显著影响;加入TSP-1后,两组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均增加(P<0·05);加入抗TSP-1后A组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降低(P<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TSP-1表达下降,且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降低,可能是导致URSA发病的原因。TSP-1可能在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免疫原的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SA,URS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260例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原根据临床情况采用三种:丈夫的淋巴细胞、男性或女性无关第三个体的淋巴细胞。结果除外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病例(10例)所得纠正妊娠成功率:接受丈夫的淋巴细胞成功率为87.28%(151/173);接受男性无关第三个体淋巴细胞为75.81%(47/62);接受女性无关第三个体淋巴细胞为86.67%(13/1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成功率为84.40%(211/250),同时采用三种免疫原免疫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对URSA患者采用不同免疫原的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联合多次检测ACA和抗β2-GPI抗体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多次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抗体(抗β2-GPI抗体)对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417例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患者血清中的ACA及抗β2-GPI抗体进行检测。每隔3周1次,连续14次。结果患者抗磷脂抗体(APA)总阳性率达21.8%,其中ACA阳性率为18.7%、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7.7%、ACA和抗β2-GPI抗体双阳性率为4.6%。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随检测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确诊的91例APA阳性患者中,测定4次阳性率仅为68.13%;测定5次以上阳性率≥81.32%,与测定4次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A和抗β2-GPI抗体联合、多次测定,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APA检测率,减少漏诊率。为了提高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诊断率,建议临床上对APA的测定次数,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5次以上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表面分子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CD36、CD47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FN-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外周血及蜕膜巨噬细胞表面TSP1、CD36、CD47的表达;同时用ELISPOT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及蜕膜分泌IL-10和IFN-γ的巨噬细胞数。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TSP1、CD36、CD47表达水平及其分泌IL-10和IFN-γ的细胞数与正常早孕妇女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早孕妇女比较,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CD3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S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D47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蜕膜组织分泌IL-10的巨噬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分泌IFN-γ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蜕膜巨噬细胞在维持正常妊娠免疫耐受和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 模拟临床主动免疫治疗,刺激后的患者淋巴细胞的反应能力用ConA 检测。结果:经患者丈夫单核细胞刺激后的患者淋巴细胞对ConA 的反应能力显著下降,与未经刺激的细胞相比,P< 0001 。同时,患者夫妇的MLC上清对无关个体间的MLC 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67 % 。结论:表明同种异体细胞的刺激能诱导出免疫抑制,这一结果与临床习惯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30岁,外表未见异常,智力正常,现在IT行业工作。患者结婚3年余,婚后其妻怀孕2次,第1次孕50d自然流产,第2次孕40d经生化检查证实已妊娠,但不久流产。因担心存在染色体异常,曾在当地医院作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