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多态性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5对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的夫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核型多态性与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和染色体多态性49例(发生率为10.0%),包括平衡易位2例(0.41%),4号、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5例(3.06%),Y染色体多态性2例(0.41%),其他染色体多态性30例(6.12%)。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染色体臂间倒位组比较,AIH周期临床妊娠率无差异(P〉0.05),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常染色体多态性组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有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对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常染色体多态性对AIH妊娠率并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础总窦卵泡数(tAFC)在评价卵巢功能和预测ART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 353例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早卵泡期窦卵泡计数的资料,按tAFC分组:A组<5个,B组5~10个,C组11~15个,D组>15个,分别统计各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注射日直径≥14 mm卵泡数、获卵数、2原核(2PN)数、可利用胚胎数及妊娠结局。结果:tAFC对卵巢反应性和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优于年龄和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tAFC<10个预示卵巢低反应性,>12个则预示卵巢高反应性;tAFC对ART结局的预测价值稍优于年龄和bFSH,tAFC>10个则预示临床妊娠可能性大,tAFC>15个或<5个则预示周期取消率增加。新鲜周期妊娠率随tAFC增多而上升(C组最高42.3%),周期取消率随tAFC增多而下降,但tAFC>15个时,周期取消率上升至24.2%,主要原因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基础tAFC与影响ART结局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RT结局的参考指标,并且直接有效地评价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反应性,是患者接受ART前的首选检查,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志恒  孙玲  全吴敏  王慧 《广东医学》2012,33(14):2133-2135
目的探讨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与IVF受精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常规试管婴儿273个周期,研究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处理后精液参数与受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当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比率<50%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5×106时,体外受精(IVF)受精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5×106时精子正常形态率<5%组与≥5%组IVF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处理后精子前向运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IVF受精率相关,当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比率<50%时IVF受精率显著降低,而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5×106且正常精子形态<5%时IVF受精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探讨染色体核型对夫精人工授精(AIH)结局的影响,本文对本生殖中心行AIH治疗的不孕夫妇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结局进行资料分析,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4年1月~2009年11月在本中心就诊的245对不孕夫妇,其中原发不孕147例(60.O%),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育患者体内的酞酸酯类的含量进行测定,判断其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通过血液采集到的酞酸酯含量,分析其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精液和血清中BDP、DEH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精液与血清中BDP、DE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DEHP(酞酸二酯)与DBP(酞酸二丁酯)的含量对于男性精液质量与生育能力有影响,应加强监控与干预,以降低DBP、DEHP对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处理后精液参数对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变化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对以男性因素为主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共266个男性因素为适应证的IUI周期,依照注入活动精子数分比较各组妊娠率,同时按Krüger’s精子形态学严格标准法比较精子正常形态率对IUI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266个周期中,临床妊娠39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4.66%,PTMS<10×106(A组)、10×106≤PTMS<20×106(B组)、PTMS≥20×106(C组)这三组发热妊娠率分别为8.57%、12.87%和21.05%,其中A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正常形态<2%(Ⅰ组)、2%~4.5%(Ⅱ组)、5%~14.5%(Ⅲ组)、≥15%(Ⅳ组)这四组的妊娠率分别为3.03%、15.23%、15.11%和20.83%,第Ⅰ组和第Ⅳ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男性因素为主的IUI周期中,精子正常形态率<2%及精液处理后PTMS<10×106时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后自然流产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在我中心实施ART治疗的2546例资料。结果 2546周期中有401例(15.75%)自然流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三组流产率分别为11.58%、15.66%和20.37%。单胎、双胎、三胎妊娠流产率分别为18.48%、9.29%、20.83%。〉35岁组及〉38岁组的流产率高于与相邻低龄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FET流产率高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双胎妊娠流产率较单胎及三胎低。流产率随患者年龄增长,35岁以上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男性不育患者实施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行ICSI治疗的1 224例男性因素不育病例临床结局.以同期健康人群自然受孕1 555例为对照比较其临床结局.结果:男性不育患者行1 224个周期治疗,374个周期获临床妊娠,移植周期妊娠率30.55%.活产率25.14%.与健康人群比较,其多胎率、早产率高,出生体重略低,男女婴性别比略低(P<0.05),先天畸形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是治疗男性不育患者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