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近10余年来收治的21例产科急性DIC作一总结,进一步探讨产科DIC的抢救防治措施。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1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26640例,产科急性DIC21例,其中由外院(乡村诊所)转入4例,发生率0.064%(17/26640),年龄20443岁,平均26.5岁,孕周33%^+4~42^+1周,平均39^+1周,初产妇8例,经产妇13例。21例中产前2例,其中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1例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重症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相似文献   
2.
脂肪液化致切口裂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有时发现腹部手术切口在拆线时自然裂开,仔细观察创口内并无血液或脓汁,仅有黄色液体外溢。患者无肿胀疼痛感觉,观察局部无红肿等炎症反应,此种现象称为脂肪液化。由于切口的裂开,使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自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科共施手术60例,其中发生腹部脂肪液化6例。观察此6例均系较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前3例切口裂开后,均将创口开放,定时换药,经过两周后愈合,创口愈合较慢。后3例切口裂开患者,我们采取封闭法,即将裂口内渗液用无菌纱布吸净,然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将创口拉紧固定,尽量使创缘紧贴在一起。此外创口内加一细引流条,72小时换药抽掉引流。这样封闭固定换药,经过一周愈合,比较开放换药时间缩短一半。分析切口脂肪液化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种因素,即缝合技巧,机械损伤及化学药物刺激。所以在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