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阈值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683例患者共1 475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周期)的病例资料,按照自然周期排卵日或激素替代周期内膜转化日的子宫内膜厚度(4~16 mm)进行分组(组距为1 mm),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评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多胎率和活产率情况。分别采用ROC曲线法、临床经验法及OR值比较法,判断薄型子宫内膜阈值诊断的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2.50±3.95)岁,平均内膜厚度(9.16±1.90)mm,平均移植胚胎数(2.03±0.37)个。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预测薄型子宫内膜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522和0.529;子宫内膜厚度≤6 mm时,与总体相比,临床妊娠率(36.4%,54.3%,P=0.018)及活产率(27.2%,43.9%,P=0.028)均显著降低;OR值比较法得出薄型子宫内膜的阈值为6 mm。结论子宫内膜厚度≤6 mm时,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显著降低;推荐将6 mm作为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断阈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