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金属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对人体各系统造成损害,尤其是发育中的器官。铅对泌尿系统的毒性表现为急、慢性肾病甚至肾衰。儿童铅中毒肾脏损伤隐匿,因此早期发现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铅对儿童肾小管、肾小球功能的影响及易感标志物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尿蛋白、尿酶及新的肾功能标志物在铅中毒儿童中的运用,以及基因多态性在铅对肾脏功能损伤中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组织病理免疫荧光分型和病理类型及激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S)并行肾穿刺活检患儿的肾组织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252例NS患儿的年龄分布为0.8~15岁,男女比例为3.94:1。肾组织病理免疫荧光类型分布为:IgA为主型13例(5.16%),Ig M为主型78例(30.95%),补体为主型19例(7.54%),IgG+A+M型17例(6.75%),Ig G+A+M+补体型22例(8.73%),IgA+补体型2例(0.79%),Ig M+补体型55例(21.83%),无免疫复合物型46例(18.25%);肾组织病理类型中轻微病变(MCNS)157例(62.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35例(13.89%),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60例(23.81%)。使用激素4周内完全缓解167例(77.31%),部分缓解31例(14.35%),激素无效18例(8.33%)。8种不同病理免疫荧光分型患儿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08,P=0.001),但激素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免疫荧光分型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异,提示免疫荧光沉积情况对NS临床评估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症状血尿儿童的肾穿刺指征。方法回顾分析485例无症状血尿儿童的肾脏病理类型。根据血尿程度及有无合并蛋白尿将入组患儿分为,镜下血尿组、肉眼血尿组和血尿合并蛋白尿组;其中镜下血尿组再根据血尿程度分为尿红细胞15/HPF组,15~30/HPF组和30/HPF组。结果 485例患儿中,男227例、女258例,平均(7.23±2.93)岁;镜下血尿组318例,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64.8%),其次为局灶性肾小球病变(16.7%)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2%);肉眼血尿组119例,最常见病理类型也是轻微病变(26.1%),其次为Ig A肾病(24.4%)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疾病(20.2%);血尿合并蛋白尿组48例,最常见病理类型为Ig A肾病(29.2%)和轻微病变(29.2%)。镜下血尿组、肉眼血尿组和血尿合并蛋白尿组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03,P0.001);其中镜下血尿组的轻微病变比例最高;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例在在肉眼血尿和血尿合并蛋白尿组中比例较高。镜下血尿组中,尿红细胞15/HPF组149例,(15~30)/HPF组96例,30/HPF组73例,三组间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8,P=0.512);最常见病理类型均为轻微病变。结论无症状血尿者中,为肉眼血尿或者血尿合并蛋白尿者应尽早行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