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采用曝晒后的马铃薯湿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对预防长春瑞滨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寻求安全静脉输入长春瑞滨的防护方法。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化疗前采用曝晒后的马铃薯薄片湿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曝晒后的马铃薯薄片湿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对预防长春瑞滨化疗致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医院医务人员报告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分析漏报原因,为做好ADR上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就ADR监测状况的相关问题,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47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能正确理解ADR概念的医务人员仅占45.41%,54.36%医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ADR评价准则;63.98%医务人员从未上报过ADR;不知道ADR报告程序、不会写ADR报告、诊断有困难不能确定ADR、填写报告太复杂、科室没有考核要求、医院无法查阅有关ADR信息及顾虑担心引起医疗纠纷是影响医务人员漏报ADR的主要因素。结论对医务人员ADR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不够是ADR漏报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深刻认识ADR的危害性和ADR上报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是减少ADR漏报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少板减小性紫癜 (ITP)疗效。方法 :34例ITP患儿采用甲基强的松龙 15mg/(kg d)短疗程冲击治疗 ,继之以口服强的松减量维持治疗。结果 :冲击组治疗后血小板数快速升高 ,血小板计数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本疗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使出血症状减轻或停止 ,对于血小板过低而导致危险性出血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在儿科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口服退热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108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扑热息痛组,布洛芬组予布洛芬8mg/(kg·次)顿服;扑热息痛组予对乙酰氨基酚15mg/(kg·次)顿服。结果:布洛芬组60min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t= 2. 75,P< 0. 01),最大作用时间及退热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t= 3. 23、5. 01,P均< 0. 01)。结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确切,但布洛芬退热作用更强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和维持时间更长,可作为儿科临床医师第一线的退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口服退热药物提供参考.方法108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布洛芬组予布洛芬(异丁苯丙酸)顿服,剂量为8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顿服,剂量为15 mg/kg·次.结果布洛芬组患儿退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60 min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且最大作用时间及退热持续时间也较对乙酰氨基酚组长,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确切,均为儿科理想安全的口服退热药.但以布洛芬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其退热作用更强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和维持时间更长,可作为儿科临床医师第一线的退热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便秘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实验组:自化疗前一天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针对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进行化疗及健康宣教,活动及饮食指导,同时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不进行其他护理干预。全程观察治疗过程所出现的护理问题,记录并总结其要点。结果两组病人用两种不同护理,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护士及早对化疗患者便秘进行预防、及时处理和加强毒性反应护理,可以避免化疗患者的便秘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肖梅 《海峡药学》2012,24(3):165-16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均以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8%,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可提高视网膜陈旧性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疗性口腔溃疡中更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解决临床中带来的护理困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肿瘤科住院的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50人,对照组为50人,实验组患者先使用2%利多卡因溶液20 ml漱口后再予电动牙刷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棉球擦拭法。对两组在牙齿软垢、口腔异味、舒适度及操作中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无论在牙齿软垢、口腔异味、舒适度及疼痛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漱口后再予牙膏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应用于化疗性口腔溃疡患者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CI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Ⅱ疗法的护理。方法 对实施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30例患者,施于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提高CIK细胞的活性。结果 3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中过继性免疫治疗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3岁以下每周2次,3岁以上每周3次,每次0.5mg(1ml),3个月为1疗程。结果:本组2岁以上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应用 BCG-PSN1疗程后,67例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或减少,感染时间缩短,病情减轻。血清免疫球蛋白,T细胞、B细胞总数及CD3、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较持久的防治作用,尤其以反复上呼吸感染或支气管炎不伴哮喘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