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焦虑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托吡酯治疗,剂量0.5~1 mg·kg-1·d-1,治疗1周后开始加量,目标剂量控制在1~2 mg·kg-1·d-1,对照组予以硫必利治疗,每次50 mg,每日2次,维持剂量控制在50~150 mg/d,共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每1~2月定期门诊复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Conners父母问卷(PSQ)评估2组患儿的抽动症状及焦虑障碍。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抽动症状、焦虑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抽动症状、焦虑障碍情况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治疗后YGTSS、PS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托吡酯可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和焦虑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损伤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52例,入住康复科48h内完成临床评估和SEP、BAEP评估,病程满12个月、脱离最低意识状态、死亡为评估止点。结果 52例患儿在病程1年内有27例恢复意识,意识恢复率为51.2%,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SEP检查分级越高,意识恢复率越低(P0.001);首次SEP检查分级为Ⅰ级的患儿24例,其中20例意识恢复,有4例(3例多次复查SEP均为1级,1例转为3级)在病程1年时其意识仍未恢复。首次SEP检查为Ⅱ级或Ⅲ级的患儿28例,有3例患儿由Ⅱ级转为Ⅰ级,其中2例意识完全恢复,有2例患儿由Ⅲ级转为Ⅰ级,其中有1例意识完全恢复。其余23例持续为Ⅱ级或Ⅲ级,在病程1年时最终只有3例意识完全恢复。52例患儿中有50例BAEP检查正常,Ⅱ级、Ⅲ级各1例。结论 SEP可以作为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是否恢复的有效预测指标。BAEP对于处于恢复期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是否恢复缺乏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造成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患儿通常伴有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从而造成步态异常。下肢矫形器在矫正脑瘫患儿异常步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预防、矫正畸形,增加关节稳定性,抑制肌肉痉挛及不随意运动,从而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并改善整体活动能力。脑瘫患儿常用的矫形器主要包括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颈托与围腰等,本文主要介绍各种类型下肢矫形器及其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儿童Williams-Beuren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孕期感冒、羊水异常、足月小样儿、孕期过长、剖宫产、前置胎盘及宫内发育迟缓。患儿均有特殊面容,且生长、智力、运动及语言均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4例,癫痫4例,高血钙症状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颅脑MRI检查结果异常2例,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异常1例,消化系统异常1例,颅缝早闭8例,行为异常6例。综上,儿童Williams-Beuren综合征高危因素较多,且患儿临床特点较为多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基因-表型关系。方法分析一家系Joubert综合征2例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及患儿及父母的靶向基因组测序结果;复习Joubert综合征相关文献。结果姐姐18岁,弟弟13岁,均有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无眼、肾、肝脏受累,韦氏智商分别为64、71。头颅磁共振(MRI)提示"臼齿征"。基因检测显示CPLANE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47-3CA、c.8263dupA,分别来自父母,明确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17型,单纯型Joubert综合征。结论发现国内未见报道的Joubers综合征患者CPLANE1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巴氯芬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痉挛的康复治疗疗效,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康复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口服巴氯芬(1-2mg/kg/d,q8h)治疗.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痉挛程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