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内报道高压氧治疗HIE新生儿疗效满意,但缺乏远期随访结果。本文对中-重度HIE患儿采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婴儿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远期疗效 ,将 10 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5 0例应用脑活素治疗 ,治疗组 5 0例在此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评分≥ 35分 38例占76 % ;<35分 12例占 2 4 % ;DQ≥ 80分 36例占 72 % ;<80分 14例占 2 8% ;治疗组NBNA评分≥ 35分 4 5例占 90 % ;<35分 5例占 10 % ;DQ≥ 80分 4 6例占 92 % ;<80分 4例占 8%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认为婴儿氧舱治疗HIE疗效满意 ,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婴儿氧舱治疗新生儿缺…  相似文献   
3.
张爱军  魏志珍  张弓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66+168-166,168
目的 探讨小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诊断,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30例来我院可疑颅骨骨膜下血肿的小儿患者,详细记录其相关病史,所有患儿均采用CT进行检查.对患儿的不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侧颅骨骨膜下血肿28例,双侧颅骨骨膜下血肿2例;共发现32个血肿,18个位于顶部,13个位于枕部,1个位于额部,均为孤立性血肿;发病时间上分析:2周内的血肿3个,血肿柔软且弹性,影像学CT可见血肿与颅外板紧密相连,呈现密度均匀的镰状或丘状影;2周~3月的血肿13个,血肿因失去弹性而变硬,影像学CT可见血肿呈现弧条状、壳状钙化影;3~6个月的血肿8个,血肿包膜钙化明显,影像学CT可见机化的血肿,呈现较厚的网状钙化影;6月以上的血肿8个,血肿包膜完全钙化并形成颅骨外板,影像学CT可见血肿机化形成板障,原来的颅骨形成颅内板,呈现增宽的网条状"板障".结论 对于颅骨骨膜下血肿的小儿患者CT检查可以较明确的进行诊断,由于该类血肿一般为孤立性,因此机化后不影响颅骨及脑组织的发育,因此临床上可不行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4.
魏志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52-153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骨科2010年01月~2012年05月收治的42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除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及时处理愈合外,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跟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寻求简易、无损伤、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以指导临床强心药物的应用,缩短心衰时间,降低病死率为目的。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按1984年4月南宁会议提出肺炎心衰诊断标准〔1〕收集本科1996~1998年收治的婴幼儿肺炎共120例,其中普通型肺炎(普通组)60例,男35例,女25例;肺炎合并心衰(重症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并选择同期住院,无心肺疾病的出院前患儿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均在0~3岁,各组间年龄、性别经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儿童语音特征,判定病理语音(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腭裂等)为康复效果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0名健康儿童,采用语图仪观侧声音信号的频率、能量和时间等物理及其三者关系,从而了解被侧语言信号的声学本质。结果不同年龄的儿童及不同的发音,由于声道开头及构声方式的不同,各共振峰位置、带宽及能量值会各有判别。结论建立各元音共振峰的频率值(F)、带宽(BW)、能量值(P)的正常范围,可为儿童病理性语言判定及其疗效评估确定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人工喂养、蓝光光疗、口服益生菌等治疗,观察组加服茵栀黄1:3服液,连用5d。观察两组患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未结合胆红素于治疗1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3d才明显下降;治疗3d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d时差异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光疗单用组75例,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组75例,在光疗单用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光疗单用,光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 60例有呕吐表现并除外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及颅内病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在洗胃、上半身抬高、鼻饲喂养、补液支持等处理基础上予吗丁啉止吐;观察组(n=28)加服复合凝乳酶胶囊(内容物),连用5d。统计两组3d及5d临床有效率;观察呕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3d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治愈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功能性呕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