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递进式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部分甲床缺损的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对17例19指指端横断缺损伴甲床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递进式皮下蒂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患指创面面积为1.0 cm × 0.8 cm ~ 1.6 cm × 1.5 cm。随访观察术后伤指功能、外观,以及钩甲畸形发生率。 结果 术后随访8 ~ 24月,平均13个月。19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恢复达S4级。重建后指端呈弧形,手指外观满意,关节活动正常。指甲外观、质地良好;甲床长度平均增加3.3 mm(2 ~ 4 mm);均未出现钩甲畸形,指甲再生优良率为94%。 结论 递进式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伴甲床缺损的指端横断缺损,在重建指端及指甲外形的同时,减少了钩甲畸形的发生率,使伤指最大限度地恢复外形与功能,是一种疗效确切、便于操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itD)对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O)内维生素D受体(VDR)、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期浓度及时间依赖实验,以浓度25 mmol/L葡萄糖依赖性培养小鼠MO系(U937)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Con)、VitD组、PPARγ抑制剂(T0070907)...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综合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泡沫硬化剂局部注射、Trivex系统刨吸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25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主干静脉,其余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1%聚桂醇)局部注射、Trivex系统刨吸治疗,术后适当加压包扎、抗炎、预防血栓等治疗.术后3d出院,随访6~12个月.结果 2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皮肤淤斑,2周后消失,曲张静脉完全消失,23例患者下肢活动或长时间站立后酸胀、乏力感消失、2例症状明显减轻,3例色素沉着患者3月后色素沉着大部分消退;5例踝周溃疡者经换药后溃疡愈合.1例患者小腿术区皮肤感觉麻木,但行走时无明显疼痛感,术后2~3月消失.本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肿、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踝周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综合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疗效好、治疗彻底,瘢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10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2~64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机器绞伤3例,机器挤压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上肢创面5例,下肢创面5例。创面范围11 cm×10 cm~25 cm×18 cm。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三叶皮瓣7例、四叶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联合斜支穿支三叶皮瓣1例。皮瓣切取范围12.0 cm×10.5 cm~28.0 cm×12.0 cm。供区直接缝合9例,接力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边缘窦道形成,经换药、引流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皮瓣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质地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分叶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四肢复杂创面,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对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实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n=10)、实验组(n=40)和单纯烧伤组(n=40)。实验组和单纯烧伤组制备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实验组于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CY(2mg/kg),单纯烧伤组和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后3、6、12和24h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并采用TUNEL法观察肺实质细胞凋亡变化。结果组织学观察示空白组肺泡结构清晰,肺泡腔及支气管腔未见明显炎性细胞及渗出物,可见少许RBC;单纯烧伤组见肺泡隔明显增宽,肺泡壁破坏,肺间质水肿,肺萎陷等病理改变,且随时间延长肺病理损害逐渐加重;实验组相应时间点上述损害均好于单纯烧伤组。单纯烧伤组肺实质细胞凋亡比例于建模后3h持续增高,12h达峰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实质细胞凋亡比例于建模后3h增高,6、12h降至正常水平,24h显著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时两组肺实质细胞凋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Y能抑制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实质细胞的凋亡,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7.
皮瓣血供模式分类方式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6~7世纪,印度医师Susrata Samhita运用额部带蒂皮瓣行鼻再造和耳垂修复,公元初期希腊Celsus在临床使用了滑行推进皮瓣和皮下组织蒂皮瓣,15世纪中期意大利Antonio将前臂固定于头部以上臂皮瓣鼻再造,16世纪意大利Tagli-acozzi发明了皮瓣延迟术。皮瓣外科经过20多个世纪的发展,发展缓慢,成果较少,直到20世纪50年代轴型皮瓣的发现,特别是小血管吻合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多巴酚丁胺对糖尿病足创面游离皮瓣修复术中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22年1—11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 其中男9例、女11例, 年龄44~75岁, 足部创面大小为5 cm×4 cm~20 cm×10 cm, 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记录麻醉诱导前、血管再通后10 min、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即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诱导前高6~10 mmHg(1 mmHg=0.133 kPa)]时、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的心率及MAP;血管再通后10 min及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 静脉推注造影剂吲哚菁绿, 采用红外显像仪观测皮瓣血流灌注情况, 计算皮瓣高、低灌注面积比;记录皮瓣切取面积、手术时长、输液总量、多巴酚丁胺的泵注剂量及使用总量、术中不良事件、术后皮瓣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及广义估计方程法分析。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 患者血管再通后10 min心率与MAP均明显降低(P<0.05), 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  相似文献   
9.
游离皮瓣已被成功用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修复, 可降低截肢率, 维持患者正常步态,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 采用游离皮瓣修复DFU仍面临许多挑战, 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总结了游离皮瓣修复DFU的患者选择、术前注意事项、皮瓣类型、血管吻合方式、临床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for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4 to October 2008,15 cases of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were repaired with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The flap size ranged from 3.5 cm × 3.0 cm to 8 cm ×5 cm. The wounds at donor site were closed with skin graft. Results All th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with no ulcer at the donor site. 1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 9 months. The skin color and texture were satisfactory. The patients could walk very well. Conclusions It is reliable to repair the skin defects at forepart of feet with reverse saphenous nerve neurocutaneous flaps. It is easily performed with less morb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