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岛叶癫痫的特点和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tactic-electroencephalogram,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C)在儿童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7例经SEEG证实的岛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6.6±3.5)岁。所有患儿均接受Ⅰ期无创术前评估,并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6、12、18个月对患儿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6/7)以夜间癫痫发作为主,4例(4/7)表现为过度运动或复杂运动发作;3例(3/7)表现为局灶性强直发作;仅1例患儿有先兆。7例患儿头皮脑电图间期均提示与手术侧别一致:6例为围外侧裂区分布,1例局限于颞区。4例磁共振成像阴性,2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例岛叶皮质增厚。7例患儿完成了电极置入...  相似文献   
2.
于春梅  高在芬  马桂平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40-1240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是新生儿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早,发作形式特殊,多伴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本组收集30例婴儿痉挛症,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联合硝基安定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额叶癫疒间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应用录像脑电图仪和携带式脑电图仪对21例额叶癫疒间患儿进行长时间监测描记,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1例中1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共47次,最多1例24h发作18次。仅睡眠期发作的7例,睡眠与清醒时均有发作的4例,清醒时发作的4例。发作持续时间平均30s,有3例泛化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达2~3min。同一患儿发作表现基本相同,强直性姿势发作8例,偏转发作4例,发作性情感异常2例,失神样发作1例。发作时10例伴有面色潮红、表情惊恐,6例伴有发声,2例伴有发笑,2例有踏车样自动症。发作前有先兆的5例,均为感觉异常。发作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作后抑制不明显。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图见有额区起源或以额区导联为著的异常电活动,睡眠期尤为明显。结论额叶癫疒间是一组具有特征性的癫疒间综合征,睡眠期长时脑电监测额区起源或以额区导联为著的疒间样放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先天性肌性斜颈组患儿200例及对照组小儿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小儿的出生体重、家族遗传史、父母年龄、父母职业、孕期状况、分娩方式、胎次、出生时面部不对称、患儿卧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小儿的出生体重、父母年龄、孕期状况(如孕期发热、用药、病毒感染、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孕期经常玩游戏等)、分娩方式、出生时面部不对称、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儿出生时体重重、父母亲年龄大、孕期异常、剖宫产、出生时面部不对称、并发髋关节脱位可能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发作性疾病或症状在婴幼儿较为常见,临床鉴别癫痫或非癫痫性发作较为困难。目前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能长程监测病人的临床发作与脑电图的关系,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2002年4月~2005年7月共行AEEG监测婴幼儿256例,监测到发作性疾病106例,占41.4%,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果糖二磷酸钠(FDP)与红霉素在儿科分别用于心肌炎及呼吸道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均对局部造成较强刺激,引起局部疼痛、静脉炎症等不良反应,对小儿及其父母身心带来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儿童精密型过滤输液器后,上述药物副作用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儿血铅水平变化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比不同血铅水平患儿脑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 2011年4月临床确诊的432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血铅水平及脑电图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其血铅水平,并进行t检验.将432例抽动障碍患儿分为3组,Ⅰ组:血铅水平<50μg·L-1;Ⅱ组:血铅水平50 ~ 100μg·L-1;Ⅲ组:血铅水平> 100 μg·L-1.结果 1.Ⅰ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14%(2/28例),Ⅱ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4.23%(40/281例),Ⅲ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6.34%(57/123例).Ⅰ组与Ⅱ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除年龄≤4岁患儿外,脑电图异常患儿较脑电图正常患儿血铅水平明显升高(P<0.01,0.05).结论 血铅水平升高会加重抽动障碍患儿的脑功能损伤.及早进行驱铅治疗可能对抽动障碍患儿脑功能损伤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TSE-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2~12岁常规颅脑MRI正常的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ID/GD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ID/GDD诊断标准且常规颅脑MRI正常的578例患儿及同年龄段375例正常儿童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颅脑TSE-DWI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分析正常对照组儿童各脑区不同年龄亚组、各年龄亚组不同ID/GDD程度患儿各脑区ADC值差异,社会适应行为评分(ABAS-Ⅱ)对ID/GDD患儿各脑区ADC值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额颞叶白质、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小脑齿状核、视放射、丘脑、豆状核及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升高而降低(P < 0.05)。各年龄组ID/GDD患儿深、浅部白质,深部灰质核团及浅部灰质4岁~组ADC值随ID/GDD程度升高而升高(P < 0.05)。深、浅部白质及深部灰质核团,各ID/GDD组ADC值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P < 0.05)。ID/GDD患儿ADC值随ABAS-Ⅱ评分升高而降低(P < 0.05)。结论 ADC能反映常规颅脑MRI正常ID/GDD患儿各脑区细微结构变化,对社会适应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为ID/GDD患儿定量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血铅水平变化对抽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432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血铅水平检测,同时检测1 351例正常儿童血铅水平作为临床对照。结果抽动障碍儿童血铅水平为(87.08±25.65)μg/L,正常儿童血铅水平为(51.22±20.64)μg/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抽动障碍儿童血铅水平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提示血铅水平的变化在抽动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早的进行驱铅治疗可能对抽动障碍儿童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