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葡萄球菌在本院临床标本中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此类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AMS GPI卡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NCCLS)及GPS卡进行药敏实验、β内酰胺酶测定和MRS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共3753株感染菌中822株为葡萄球菌(21.9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322株(39.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00株(60.83%)。SA中293株(90.99%)产生β内酰胺酶,苯唑西林耐药者(MRSA)183株(56.83%);CNS中450株(90.00%)产生β内酰胺酶,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350株(70.00%)。结论:葡萄球菌特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万古霉素是有效治疗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的唯一可选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治疗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多形核粒细胞(PMN)在金黄色葡萄球菌Panton 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介导的肺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取15只新西兰大白兔均分为3组,构建肺炎性损伤模型.对照组使用PBS灌肺,粒细胞正常兔直接用重组PVL灌肺(rPVL组),粒细胞减少症兔先用长春新碱(VCR)处理,再用rPVL灌肺(VCR+rPVL组).造模后9h,计数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同时检测BALF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肺通透指数(LPI),BALF中PMN凋亡率、坏死率、活性氧自由基(ROS)释放量.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比,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rPVL组外周血PMN为(2.69±0.34)×10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0.38)×106/mL(t=4.12,P<0.05).对照组、rPVL组和VCR+rPVL组BALF中PMN分别为(0.57±0.01)×106/mL、(3.01±0.02)×106/mL和(0.10±0.02)×106/mL,rPV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54.39,P<0.05).rPVL组兔LDH、LPI和肺湿重/干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后者与VCR+rPV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VL组BALF中PMN晚期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 18.98±1.04)%、(63.56±3.53)%,对照组分别为(1.03±0.17)%、(0.95± 0.33)%(t=38.24,39.48;均P<0.05),VCR+rPVL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1.17=0.24)%、(1.1 3±0.17)%.rPVL组、对照组和VCR+rPVL组ROS分别为1.56±0.39、0.41±0.03和0.39±0.02,rPVL组明显升高(t=6.58,P<0.05).rPVL组肺组织有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出血、水肿,VCR+rPVL组仅见支气管周围与肺泡间隔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rPVL可引起粒细胞正常兔肺炎性损伤,但对粒细胞减少症兔肺损伤极小.PVL引起肺炎性损伤可能是依赖PMN的招募和聚集,继而坏死和(或)激活,释放细胞毒素颗粒内容物和(或)活性氧代谢产物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重组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预测接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融合蛋白活性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基因融合序列重叠延伸(s0E)策略,构建新型TNFα-Tumstatin45-132表达载体;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软件Antheprot和PepTool对融合基因及接头部位翻译后在二级结构水平上的柔性、抗原性、亲水性等生物特性加以预测;用细胞毒试验和内皮细胞增殖试验测定表达的融合蛋白活性。结果 构建新型重组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基因.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TNFa-Tumstatinml32融合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经软件分析,并与TNFα和Tumstatin45-132单独分析的结果比较,未出现新的抗原性,亲水性没有改变,接头部位具有很低的抗原性,接头部位呈中性;表达的融合蛋白经证实具有杀伤L929细胞和抑制ECV304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蛋白的预测,并与TNFα和Tumstatin45-132分别对比分析,有利于合理设计融合蛋白,最大程度地保留TNFα和Tumstatin45-132各自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生物活性分析证实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LukF-PV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方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LukF-PV,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多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免疫活性。结果成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1∶103,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能识别重组蛋白和金葡菌PVL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出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LukF-PV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为建立产杀白细胞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廉价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酶标仪室内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的酶标仪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使用0.0125g/L的甲基橙溶液作为质控物,用x^--s质控图法对酶标仪进行质控。结果 通过质控图和通道间差比较可及时发现仪器的测定误差,不受免疫检验过程中其它试验步骤的影响。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容易获得,可以在各级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NH)、链霉素(SM)及乙胺丁醇(EMB)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10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利用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检测INH、SM和EMB耐药相关基因及突变位点。结果 10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对SM耐药率69.3%;对EMB耐药率51.4%;对SM和EMB二者均耐药的耐药率44.5%。基因芯片法检出95例INH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其中katG基因315M位点突变率为77.8%;inhA基因-15M位点突变率为89.4%。检出64例rpsL SM耐药相关基因,其中43M位点突变率为89.0%;88M位点突变率为11.0%。检出47例embB EMB耐药相关基因,以306M2位点突变为主,突变率为68.0%。测序法检出98例INH耐药相关基因突变,katG基因突变以315位点为主突变率为73.4%;inhA基因突变以-15位点为主突变率为87.7%;oxyR-ahpC基因-12和-10位点突变率分别为10.2%和8.2%。检出68例SM耐药相关基因突变,rpsL基因以43位点为主突变率为86.8%;rrs基因512、513、516位点突变率分别为5.9%、8.8%、8.8%。检出50例EMB耐药相关基因embB以306位点为主突变率为88.0%。结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INH、SM及EMB耐药基因位点表达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检测耐药性的有效依据,为提高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应将INH耐药相关oxyR-ahpC基因和SM耐药相关rrs基因纳入我国快速分子诊断产品中。  相似文献   
8.
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本院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现对428例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随着临床万占霉素用量增加而产生的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使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就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付广林  马筱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613-3615
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等侵袭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可以无症状的鼻咽部带菌状态存在。分为13个血清群,但只有6个群(A,B,C,W-135,Y和X)与其致病性有关。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是荚膜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两者本质上都属荚膜多糖抗原,覆盖的血清群有限,无法做到对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预防,因此发展通用蛋白质疫苗势在必行。能作为候选疫苗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需具备以下特点:在大多数菌株中都表达且结构保守;可诱生杀菌抗体或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