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24h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是否合并NEC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进行21个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32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Ⅱ期以上NEC20例,发生率6.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医院感染败血症(χ2=29.449)、前置胎盘(χ2=6.648)、和先天性心脏病(χ2=11.353)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早期微量喂养(χ2=8.355)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开奶时间较对照组延迟[8.5(3.3~15)天比3.0(2~7)天,Z=2.92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感染败血症(OR9.050,95%CI3.272~25.030)、前置胎盘(OR6.841,95%CI1.491~31.392)和开奶延迟(OR1.065,95%CI1.007~1.127)是NEC发病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医院感染败血症、前置胎盘、延迟开奶是NEC发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开展微量喂养,积极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有助于降低NEC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内胎龄≤33周早产儿不同转运模式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收入胎龄≤33周早产儿805例,按照不同的转运模式分为胎儿宫内转运组209例、新生儿转运组211例和本院分娩组385例。比较3组母亲高危因素、早产儿早晚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新生儿转运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羊膜炎、产前抗生素使用率、产前24小时激素使用率和医源性早产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自发性早产发生率最高;宫内转运组和本院分娩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前抗生素使用率和临床羊膜炎发生率较高;新生儿转运组入院体温低,危重新生儿评分高和窒息发生率高,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低;宫内转运组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重症肺炎发生率高,出生体重低,极低体重儿多,晚发性败血症发生率高。结论早产儿宫内转运至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产科中心,减少窒息、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体温的发生率,不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病因、预防和治疗,减少新生儿气胸的发生,提高新生儿气胸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78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新生儿中6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6例行胸腔穿刺治疗,11例予以保守治疗;死亡2例,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5例,71例痊愈。结论:新生儿气胸应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合理治疗,可很好地提高新生儿气胸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住院28 d以上VLBWI 122例临床资料,以BPD发生与否分组,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BPD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5例发生BPD,发生率20.5%,在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中BPD发生率70%.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质量<1250 g的早产儿.通过16个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肺炎、医院感染等11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吸氧时间分别为(41.8±15.2)d和(5.0±9.8)d.通过对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医院感染等10个发病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 0.875,95%CI 0.790~0.968,P=0.001)和重症肺炎(OR 155.302,95%CI 8.944~2696.473,P=0.01)是BPD的最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龄小和重症肺炎是BP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分析总结了1994~1996年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认为HIE的发生与窒息等诸多困素有关,对HIE的预防和及时诊治是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和HIE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提供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描施。方法将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均不敏感,而对新生儿科甚少用的喹诺酮和氨基糖甙类敏感率较高,根据药敏和临床需要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是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药性强,常用抗生素无效,因此,预防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可以增加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极低体质量儿(VLBW)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77例肠外营养时间大于2周的极低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在用营养液前、2周、3周、4周和停药1周后,分别检测其肝功能,对胆汁淤积组及非胆汁淤积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7例患儿中有17例发生胆汁淤积,发生率为22.07%,胆汁淤积的发生率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成反比(P〈0.05);对胆汁淤积组与非胆汁淤积组22个单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胎膜早破、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禁食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氨基酸和脂肪的摄入量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均P〈0.05),对上述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胎膜早破和禁食时间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PNAC的发生率愈高;积极控制产前感染,尽早开展微量喂养,缩短肠外营养时间,能够减少出生极低体质量儿PN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胎龄不同将其分为〈32周组及≥32周组,对两组不同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胎龄分组的两组患儿平均体重日增长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性(P〉0.05)。〈32周患儿的NRDS发生率、喂养不耐受率明显高于≥32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BWI的发病病因较多,主要为母体因素,不同胎龄VLBWl日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不同,其中〈32周胎龄VLBWI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才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胆汁淤积是婴儿肠外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且肠外营养时间大于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04例,使用营养液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发生胆汁淤积的观察组和未发生胆汁淤积的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0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汁淤积46例(22.5%);单因素分析显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在观察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生体重低、吸氧时间长、第一次开奶时间晚、禁食时间长、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总氨基酸和总脂肪的摄入量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禁食时间(OR:1.115,95%CI: 1.031~1.207)是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结论:胆汁淤积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危重儿尽早开展肠内营养,减少肠外营养时间,降低胆汁淤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种分布、临床特征、耐药情况以及临床治疗,以期确定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从而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治愈率。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儿病房10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探讨临床症状与血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呼吸改变、黄疸、惊厥、拒乳和发热等。102份样本血液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株(41.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7株、溶血葡萄球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2.9%)。革兰阴性杆菌34株(33.3%),其中大肠埃希菌1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革兰阳性杆菌14株(13.7%)。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及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对万古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总耐药率超过90%,对第三代头孢、氨基糖甙类药物或亚胺培南部分敏感。10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治愈95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特别是低体重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对可疑败血症患儿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