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使用常规辐射剂量评估参数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和成人肺部CT扫描时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抽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肺部CT扫描患者,共406例,按照年龄分为6组(0~2岁、3~6岁、7~10岁、11~14岁、15~18岁、18岁以上)。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dicom数据处理软件,抽取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同时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AAPM)220报告提出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方法,计算每例患者的水当量直径Dw及SSDE值。分析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时,不同年龄段儿童和成人肺部CT扫描时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CTDIvol值均显著低于SSD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32.83、-30.36、-28.74、-23.89,P<0.05),不同年龄组SSDE值较CTDIvol值分别增加137%、94%、79%、57%、42%。成人组的CTDIvol值同样低于SSD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5),SSDE值较CTDIvol值增加41%。随着年龄的升高,各年龄组儿童患者CTDIvol值、DLP值、Dw值、SSDE值逐渐升高,并均明显小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39、203.28、89.27、103.44,P<0.05)。各年龄组的转换系数f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降低,均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83,P<0.05)。结论 在肺部扫描中,相比于成人,CTDIvol会严重地低估儿童所受的辐射剂量,年龄越小的患者,被低估得越严重,而SSDE方法考虑到受检者体型差异,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低对比剂联合能谱CT成像技术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辐射剂量.方法 搜集行肝脏门静脉CT扫描的患者72例,均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扫描.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双低对比剂联合单能量成像组,共36例;B组为常规组,共36例.A组使用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浓度为270 mgI/ml,低对比剂总量(按1.2 ml/kg体重计算).采用能谱扫描模式,80 kVp和140 kVp电压快速切换,通过原始数据重组出最佳单能量图像.B组使用常规对比剂碘海醇,浓度为350 mgI/ml,常规对比剂总量(按1.5ml/kg体重计算).采用螺旋扫描模式,120 kVp混合能量,得到门静脉图像.比较两组图像中门静脉主干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噪声,通过这些客观参数来评价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两组图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所得的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对比剂总量为(84.43±11.17) ml,B组对比剂总量为(93.50±9.53) ml,A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门静脉CT值及CNR分别为(226.65±17.99) HU、5.83 ±1.64,B组门静脉CT值及CNR分别为(195.01±23.98)HU、4.00±1.64,A组门静脉CT值及CNR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中门静脉SNR、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CTDI、DLP及ED分别为(10.32 ±2.22) mGy、(264.54±57.44) mGy·cm、(4.50±0.98) mSv,B组中CTDI、DLP及ED分别为(13.20±2.35) mGy、(363.89±75.40) mGy·cm、(6.19±1.28) mSv,A组中CTDI、DLP及ED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在门静脉CT血管成像中,使用低总量、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获得满足临床需求图像的同时,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及提高图像的SNR,还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超低对比剂用量16 ml在肺栓塞低辐射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3例临床可疑肺栓塞行CT肺动脉成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6例,管电压100 kV,螺距1.0,对比剂总量60 ml;双低组,47例,管电压70 kV,螺距2.2,对比剂总量16 ml。记录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计算有效剂量(E),测量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背景噪声及肌肉CT值以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两组的总体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均采取3级评分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比例及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E为(0.76±0.13)mSv,常规组为(1.91±0.54)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P<0.001)。双低组背景噪声高于常规组(Z=-4.99,P<0.001),且SNR和CNR均低于常规组(Z=-4.56、-4.48,P<0.001),但两组总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低组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评分(1.34±0.60)低于常规组(2.9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5,P<0.001)。结论 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16 ml超低对比剂用量,可以显著降低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对右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的干扰,保证肺栓塞诊断图像质量,并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约60%,同时减少73%对比剂总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32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做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患耳做单侧重叠放大重建,并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对骨迷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本组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以下几种:(1)Michel型(1耳):内耳结构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2耳):耳蜗和前庭呈一囊状结构,二者不能相互区分。(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缺乏完整的蜗轴,呈囊状改变,同时前庭扩大呈囊状。(4)不完全分隔Ⅱ型(Mondini型)(4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及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粗大或缺如。(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其中6耳伴随其他畸形):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喇叭口状或与总脚相通。(7)内耳道畸形(8耳均伴随其他畸形):内耳道缺如、狭窄或扩大。结论 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其特殊的形态学表现,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可清晰显示各种畸形的二维和三维解剖特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建时相及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并确定冠状动脉各分支在不同心率组间的最佳时相.方法 93名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以10%间隔回顾性重建20%~80%时相的图像,根据心率分三组(组Ⅰ:≤60次/分、组Ⅱ:60~70次/分、组Ⅲ:≥70次/分),两名医师评价不同心率、不同时相的图像质量.结果在组Ⅰ、组Ⅱ、组Ⅲ中的最佳成像时相,左前降支(LAD)分别为50%~70%、60%~70%、60%;左回旋支(LCX)分别为50%~60%、60%、40%;右冠(RCA)分别为60%、50%~60%、40%.LM、LAD近段在三组间显示比例无显著性差异;LAD中远段、LCX各段、RCA近段、远段在组Ⅰ与组Ⅱ间的显示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与组Ⅲ的显示比例有显著性差异;RCA中段在各组间的显示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在心率小于70次/分的情况下,采用多时相重建可明显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乐  刘永华  雷子乔  田志梁   《放射学实践》2012,27(9):1014-1016
目的:探讨在儿童头颅扫描时迭代图像空间重建算法(IRIS)对图像客观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在儿童头颅CT低剂量扫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头颅螺旋CT诊断报告显示无异常的80例儿童病例的原始影像数据,分别采用滤过反投影(FBP)算法和IRIS算法进行重建,选择后颅窝颞骨岩部小脑层面和基底节层面为兴趣区来研究两种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图像客观评价以兴趣区内测量的CT值的标准差表示客观图像噪声值,图像主观质量评价由两位放射医师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对两组算法的图像客观噪声值与图像主观质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IRIS组和FBP组图像客观噪声值中,后颅窝层面分别为(3.65±0.35)和(3.83±0.41)HU,基底节层面分别为(3.58±0.42)和(3.73±0.26)HU,两组算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S组较FBP组客观噪声值减低。在IRIS组和FBP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中,后颅窝层面分别为(3.99±0.42)和(3.31±0.57)分,基底节层面分别为(4.15±0.54)和(3.59±0.57)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S组在两个层面的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FBP组。两组算法的图像客观噪声值与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r=-0.730,P=0.001),说明图像客观噪声降低,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增加。结论:在儿童头颅CT扫描中运用IRIS算法可减低图像客观噪声,提高图像主观评价质量,为儿童头颅低剂量CT扫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单能量成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及自动能谱协议选择(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mode selection,ASIS)技术在个体化降低患者门静脉造影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120例临床需进行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受检者资料(男80例,女40例),按扫描方案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噪声指数(NI)=10,对比剂用量为450 mgI/kg,图像采用50% ASIR重建;B、C两组采用能谱成像模式,NI=10(B组),NI=13(C组),对比剂用量均为300 mgI/kg,图像采用60 keV+50% ASIR重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图像中门静脉、肝实质的平均CT值及其差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 B、C两组对比剂用量较A组降低了约30%。A、B、C组图像的门静脉CT值分别为168.22±17.82、209.06±20.07、211.03±25.60,B、C组与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5、-8.680,P<0.05)。A、B、C 3组门静脉与肝实质CT差值分别为60.01±17.01、106.63±25.83、107.72±25.39,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6、-9.857,P<0.05)。SNR分别为8.48±1.41、12.64±2.94、10.77±1.94,CNR分别为5.16±1.80、8.13±2.54、7.32±1.84,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3±0.68)、(4.75±0.54)和(4.53±0.64)分,B、C组的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2、-6.064、-6.050、-5.308、-8.912、-6.779,P<0.05)。A、B、C组CTDIvol分别为(12.15±5.02)、(12.34±4.18)、(10.03±3.13)mGy,DLP分别为(348.62±155.99)、(355.56±131.07)、(287.10±92.25)mGy·cm,E分别为(5.23±2.34)、(5.33±1.97)、(4.31±1.38)mSv,相对于A、B两组,C组的CTDIvol、DLP和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4、2.147、2.147、2.812、2.702、2.702,P<0.05),分别降低了19%。结论 CT门静脉成像时,选择NI=13,60 keV结合50%ASIR重建及ASIS技术可以个体化降低患者的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并提供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做MSCT横断面螺旋方式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必要时做单侧重叠放大重建,并利用容积漫游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对骨迷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44例患者中25例CT表现正常,19例(36耳)表现为内耳发育畸形。畸形有以下几种:Michel型(1耳次),共同腔畸形(3耳次),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次),不完全分隔Ⅱ型(Mondini型,5耳次),前庭及半规管畸形(14耳次),前庭导水管扩大(16耳次,其中6耳次伴随其他畸形),内耳道畸形(8耳次均伴随其他畸形)。36耳畸形中33耳MSCT横断面图像和MPR图像、VRT图像均可以清晰的显示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其中VRT图像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畸形的空间形态结构;3耳水平半规管短小畸形患者VRT图像较断面图像更好的显示了畸形的部位和程度。结论MSCT提高了横断面图像以及MPR、VR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VRT图像直观、立体的显示了骨迷路畸形的空间形态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旋转多方位观察畸形的形态。MSCT扫描结合VRT可更加准确的对内耳骨迷路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做出诊断,加深了我们对各种畸形的理解,有助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