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比较同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取对数生长期EOMA细胞,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作用EOMA细胞,分别干预24 h、48 h、72 h。通过连续光谱多功能酶标仪在570 nm和630 nm波长处测定以上质量浓度下光吸收值。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普萘洛尔作用24 h后,随剂量增加,EOM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为50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吖啶橙染色亦显示药物浓度为50μmol/L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多。48 h组和72 h组变化趋势与24 h组相似。噻吗洛尔作用24 h、48 h及72 h后,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组之间,EOMA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萘洛尔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而同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噻吗洛尔在体外对EOM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调控作用。提示噻吗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作用可能与β受体通路以外的途径有关,其次,其治疗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可能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对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及参考。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14年6月的所有关于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利用上述检索策略共检出76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文献8篇。(1)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治疗组效果高于安慰剂生臣/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01)。(2)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组疗效和口服普萘洛尔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41)。(3)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组全身不良反应少于口服普萘洛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2)。结论β受体阻滞剂局部外用疗效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无显著差异,全身不艮反应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婴幼儿血管瘤瘤体颜色变化尝试进行量化研究。方法利用Adobe Photoshop 6.0软件,在RGB色彩模式下检测"Image-Histogram-(R、G、B、L)"色泽值:红(Red,R)、绿(Green,G)、蓝(Blue,B)、亮度(Luminosity,L),测量口服普萘洛尔前后不同时期瘤体颜色和周围正常皮肤颜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例患儿,瘤体共32处;服药前瘤体各颜色比值为R:0.87±0.09、G:0.49±0.14、B:0.56±0.14、L:0.65±0.10;停药时:R:0.96±0.08、G:0.79±0.15、B:0.82±0.12、L:0.86±0.11;与服药前相比,停药时瘤体各颜色比值R、G、B、L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值较治疗前均接近1,瘤体颜色值与服药前相比趋于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致。结论Photoshop测量IH瘤体颜色的方法在IH瘤体颜色变化量化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患儿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69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将普萘洛尔均分为3份在三餐餐后短时间内服用,服药1h后监测血糖,梯度加量,连续监测3d,直至2mg/(kg·d)的维持剂量。结果服药前,所有患儿血糖在正常范围。服用不同剂量的普萘洛尔对血糖无明显影响。1例患儿服药第2d血糖下降至3.8 mmol/L,低血糖发生率为1.4%。结论通过连续性监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血糖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初步提示我们的临床用法相对安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含量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与BCA法检测30例HCC患者及10例健康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的含量与总蛋白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VEGF含量/样本总蛋白含量)为(235.75±117.47)pg/mg,血浆VEGF相对值为(1.19±0.59)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组血小板与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血小板VEGF相对值(73.42±32.54)pg/mg高于血浆VEGF相对值(0.32±0.12)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为(235.75±117.47)pg/mg,与健康组(73.42±32.54)pg/mg相比,其相对值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与健康组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1.19±0.59)pg/mg高于健康组(0.32±0.12)pg/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CC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VEGF相对值都远高于血浆,提示血小板中VEGF相对更浓聚。(2)与健康人相比,HCC患者血小板中VEGF含量明显升高,而两者血浆VEGF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以血小板为样本,而不是血浆,更有利于发现HCC患者VEGF水平的变化,即可能更早发现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