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后3天4%的新生儿死亡都与感染有关,败血症如果同时伴有粒细胞减少预后更差。近年来研究者尝试使用血液系统的集落刺激因子来增强巨噬细胞免疫力。已广泛开展的动物实验表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提高动物败血症后的存活率,刺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增生,而且无明显副作用。该研究旨在确定人重组GM-CSF(rh GM-CSF)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并了解其安全性。 方法 从1994年1月~1995年3月对土耳其某医院60例败血症合并粒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量低于15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TNFA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 以148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207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对TNFA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238G/A、-308G/A、-857C/T、-863C/A和-1031T/C进行基因型分型,用EPI和EH等统计学软件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单倍型频率及其组问差异。结果 TNFA基因-238位GG基因型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P=0.02),-857TT基因型的频率在慢性肝炎组显著低于自限性感染组(P=0.02)。TNFA基因-238/-308/-857/-863/-1031组成的单倍型GGCCT的频率在慢性肝炎组显著低于自限性感染组(P=0.03),单倍型GGcAT与GGTAT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P=0.0001,P=0.004)。结论 TNFA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单倍型是否与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212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和207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EPI和EH等软件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单倍型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TNF-α基因-238GG基因型和-863CC基因型是HBV感染后个体发生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易感因素(P=0.05,P〈0.01)。5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GGCCT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低于无症状携带组(P〈0.05),单倍型GGCAT和GGTAT在慢性肝炎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组(P〈0.05)。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宿主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都特  刘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957-959
1964年发现 A2G 小鼠能耐受对其它小鼠致死剂量的流感病 毒感染,这种特性是从小鼠16号染色体上单一显性等位基因遗 传获得的,因能抵抗副粘病毒(流感)而将其命名为 Mx 基因。 Mx~+细胞经干扰素(IFN)α处理后与 Mx 的差别是多出一条 7.5×10~4的多肽,而且这种蛋白只有在 IFN α/β诱导后产生, 即 Mx 蛋白。人类 Mx 蛋白分为 MxA 和 MxB,MxA 集中于 IFN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感染是极低体重(VLBW)儿发病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现有的治疗都是针对怀疑或诊断有念珠菌败血症的患者进行的。念珠菌的肠繁殖是继发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对生后 28天内预防性应用氟康唑观察氟康唑能否降低VLBW儿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 方法 对1998年1月~1999年2月美国南科罗地亚103例出生体重<1500克的婴儿进行了此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出生72小时以后入院,严重先天畸形,肝功不良者除外。研究开始于生后72小时内,并在出生天数(DOL)的7、14、28天进行便培养。体重不足12…  相似文献   
7.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相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213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42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用EPI和SPSS软件分析DQA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DQA1*0102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15.47%比较20.42%,P<0.05),而DQA1*0201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10.48%比较6.10%,P<0.05)。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LA-DQA1其他等位基因相比,携带DQA1*0102者降低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P<0.05,OR=0.69,95%C I:0.49-0.96),而携带DQA1*0201者增加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P<0.05,OR=1.77,95%C I:1.09-2.87)。结论HLA-DQA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宿主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