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7例患儿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2~12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1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及呼吸道内异物取出术,辅以氧疗、抗感染、雾化等治疗。结果7例患儿急性起病,6例主诉为咳嗽、气促,1例主诉为咯血,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改变:7例患儿均存在肺不张,3例并肺气肿,3例并胸腔积液。塑型阻塞部位在左侧支气管1例,右侧支气管6例。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术,5例仅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经1次手术治愈5例,2例需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内生性异物取出术,7例患儿取出物均为内生性支气管树状异物,组织病理示I型炎症型6例,Ⅱ型非细胞型1例。4例病情明显好转,3例治愈出院。结论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情危重,需紧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介入治疗,清除呼吸道内管型,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NIH 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观察氨基胍(AG)、葛根素(Pue)对NIH/3T3中CTGF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同孵育制备AGEs,运用荧光法测定AGEs水平。用不同浓度葡萄糖(20、50和80 mmol•L-1)制备的AGEs培养NIH/3T3细胞24 h;用50 mmol•L-1葡萄糖制备的AGEs培养NIH/3T3细胞0、6、12、24和48 h。观察AG和不同浓度Pue(0.25、0.5、1.0和1.5g•L-1)的干预作用。应用RT-PCR检测NIH/3T3中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BSA对照组比较,用20、50和80 mmol•L-1葡萄糖制备的AGEs培养24 h后,NIH/3T3中CTGF mRNA表达增高(P<0.01),以50 mmol•L-1最明显。与0 h比较,同一浓度葡萄糖制备的AGEs培养6、12、24及48 h后,NIH/3T3中CTGF mRNA的表达增高(P<0.01),以24 h最明显。与50 mmol•L-1葡萄糖制备的AGEs培养24 h比较,AG和不同浓度的Pue干预后NIH/3T3中CTGF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AGEs能增强NIH/3T3中CTGF基因表达,且与孵育AGEs的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提示AGEs可能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纤维化的发展,AG和Pue可抑制AGEs促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例按临床-放射-病理(C-R-P)模式确诊的DI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与"child"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与"儿童"为检索词,在PubMed、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9年7月的相关文献。结果 4岁男童,咳嗽1个月,伴气促,肺部中、细湿啰音,杵状指;肺CT示毛玻璃样影和网格影。患儿抗感染治疗临床无好转,行胸腔镜下右肺组织活检术,肺组织病理符合DIP。随之患儿采用激素治疗,随访44个月,症状消失、病灶基本吸收。文献检索到国内病例11例、国外病例42例,除外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最终筛选获得30例,加上本例患儿共31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4例资料中未提及,年龄从新生儿~13岁。病因主要为先天性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缺陷,其他包括特发性、吸入二手烟、药物以及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和干咳,肺部影像学以毛玻璃影为主,肺功能主要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结论儿童DIP较为少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与成人有显著差别,应尽早肺活检病理检查以确诊,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7例患儿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2~12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1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及呼吸道内异物取出术,辅以氧疗、抗感染、雾化等治疗.结果 7例患儿急性起病,6例主诉为咳嗽、气促,1例主诉为咯血,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改变:7例患儿均存在肺不张,3例并肺气肿,3例并胸腔积液.塑型阻塞部位在左侧支气管1例,右侧支气管6例.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术,5例仅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经1次手术治愈5例,2例需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内生性异物取出术,7例患儿取出物均为内生性支气管树状异物,组织病理示I型炎症型6例,Ⅱ型非细胞型1例.4例病情明显好转,3例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情危重,需紧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介入治疗,清除呼吸道内管型,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摘 要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噻肟治疗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和头孢噻肟治疗(头孢噻肟组)。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病原菌检出分布构成;经过治疗后达到进步级别和有效级别疗效的平均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WBC平均复常率;评价两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监测两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检出的致病菌以G+菌为主,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达到进步、有效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WBC平均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均可用于儿童呼吸道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血小板内存在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释放的一氧化氮以负反馈方式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因而可延缓动脉内血栓形成的过程。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的合成,生理特性,血小板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咯血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咯血的主要疾病为支气管、肺部炎症8例(其中伴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异物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气道内肿物2例,疑诊肺血管发育异常4例(未行血管造影确诊),原因不明2例。术中并发低氧血症2例。6例患儿镜下有活动性出血,局部予有效止血治疗;3例患儿于右肺下叶取出支气管异物;1例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肺不张患儿实施病变部位冷冻治疗2次,2周后支气管镜复查阻塞气道的肉芽组织消失,CT检查肺不张消失。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患儿必要且安全的检查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包玉玲  郦琳琳  田曼  赵德育 《安徽医药》2018,22(9):1790-1792
目的 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于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的5例CGD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起病年龄16 d至3.3岁.CGD患儿起病年龄早,可表现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及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感染等,易出现分枝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病原感染.4例直接经基因确诊,1例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试验阳性,后续基因检查再次证实.CGD患儿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对于自幼反复出现严重肺部、淋巴结、肝脾、骨骼和皮肤细菌、真菌感染,有肉芽肿形成,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感染或怀疑结核而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者,均应考虑到CGD,基因序列测定可以从分子水平明确诊断.CGD的常规治疗包括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