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植治疗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植治疗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对42例48髋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病人采用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行患髋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4~10.5年,平均4.5年,髋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平均16.5°,术后228.6°,按照Charnley和吴之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29髋、很好13髋、好6髋,尚可、差、很差无。结论:患者年龄在15~40岁之间为合适的治疗年龄。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本方法对髋关节正常结构破坏小;一旦手术失败仍可选用其它治疗方法弥补;且并发症少、费用低、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稼  金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2):1718-1720,1729
术后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降为0.5%-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降为1%-2%。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不仅患者要承担巨大的肉体上的痛苦和高额的医疗费用,对于骨科医师的技术也是一个挑战。本文就近几年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打压植骨联合钛网治疗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缺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对24例需行髋关节翻修患者采用打压植骨联合钛网重建髋臼缺损,男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岁(58~75岁),初次置换距翻修手术平均8.1年(3~16年),髋臼缺损按Paprosky分型:ⅡC型15例,ⅢA型9例,翻修均选用同种异体骨及骨水泥假体,术后及随访时进行X线评估及Harris评分。[结果]2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1年(5~9年),术后早期均未见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截止至末次随访除1例再次翻修外均未发生假体松动及再行翻修治疗。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分(12~56分)增至末次随访时的86分(81~92分)。[结论]对于Paprosky分型ⅡC及ⅢA型髋臼骨缺损,打压植骨结合钛网固定技术可获得较满意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延长柄在重度肥胖的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初次TKA中应用胫骨延长柄治疗的19例(23膝)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5例,年龄53~78岁,BMI (37.7±1.75) kg/m2。单侧置换1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置换4例。应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 KSS)系统,记录患者手术前后KSS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及假体生存率。结果17例(21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4个月(27~65个月);2名患者失访。术后下肢力线良好,关节稳定,随访患者均无假体松动等相关并发症。1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21膝评分从术前的(20.8±4.5)分提高到(90.7 ± 3.4)分,膝功能评分从术前的(25.7 ± 4.8)分提高到(87.0 ± 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侧方应力试验,17例患者均未出现内翻和外翻类型的关节不稳;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无菌性松动、髌骨骨折等并发症,假体生存率为100%。结论重度肥胖的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初次TKA治疗时,应用胫骨延长柄可以分散应力,增强假体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两方面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计,选取本中心自2011年8月~2012年11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22例,女68例,年龄55~ 81岁,平均69.28岁,病程2~16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5),试验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瓶100 ml氨甲环酸(规格100 ml:氨甲环酸0.5g与氯化钠0.85 g)进行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点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输血比率,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显性失血、隐性失血及输血量,且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骨髓损伤病人226例,206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8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高热79例,呼吸功能障碍144例,肺部感染42例,低钠血症102例,泌尿系感染20例,应激性溃疡6例,深静血栓3例,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6例,脑脊液漏3例,颈部血肿2例,内固定物松动2例,死亡12例.结论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非常多,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0年3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7例内固定失效患者中,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行PFN再次固定,1例术后感染采用内固定物取出股骨头颈部切除骨水泥假体替代术,二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本组17例随访5个月~24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例,良3例,中9例,差3例.结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采用髋关节置换或PFN髓内钉翻修,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纤维蛋白黏合剂(fibrin sealant, FS)+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对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FS+TXA组和TXA组各50例。2组均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FS+TXA组术中假体安装前后应用FS对手术创面进行喷涂处理,准备关闭手术切口时给予TXA 1 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TXA组仅应用TXA。比较2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记录术后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FS+TXA组手术时间[(80.98±6.54)min]与TXA组[(80.60±6.5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TXA组术后总失血量[(339.74±117.69)mL]、隐性失血量[(199.74±112.87)mL]较TXA组[(507.18±178.09)、(336.98±188.97)mL]少(P0.05),显性失血量[(140.00±66.66)mL]、术后输血率(6%)与TXA组[(170.20±95.56)mL、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TXA组、TXA组血红蛋白水平[(102.00±15.65)、(92.13±12.39)g/L]、红细胞压积[(30.74±4.74)%、(27.69±3.25)%]低于术前[血红蛋白:(129.50±14.16)、(131.64±15.57)g/L;红细胞压积:(39.12±4.26)%、(39.78±4.20)%](P0.05),且FS+TXA组高于TXA组(P0.05);术后2组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应用FS和TXA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较单纯使用TXA止血效果好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9.
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本组获得随访3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a及术后2a进行JOA评分。[结果]术后1a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术后2aJOA评分与术后1a无显著差异。[结论]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臀肌起点下移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臀肌起点下移方法松解臀肌挛缩,改善髋关节节屈曲障碍及展畸形。结果 治疗28例患儿,经6个月~10年随访,畸形全部得到矫正,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本术式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有以下优点:松解彻底,手术操作便,因手术部位在髂嵴臀肌肌起部,避免了损伤我血管、神经的可能。术后处理简单,本手术方法术后无需任何外固定,48~72小时后即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