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0%.AL为造血系恶性肿瘤,加之强烈化疗、放疗等多种因素,导致患儿非特异性屏障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部分患儿甚至死于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2.
任安民  郑伟才 《河北医药》2011,33(7):1113-1115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fibromatosi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疾病。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手术、妊娠、全身结缔组织异常及遗传有关。它是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肿瘤,无包膜,具有很强的局部侵袭性,常呈无痛性生长而致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一直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一般给予局部切除处理,但是即使广泛切除也容易局部复发,通常认为无转移。但本例患者腹腔内病变切除后远处转移到胸壁实属罕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随着强化的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支持疗法的改进,AML的预后已得到显著改善,在过去的20年中,5年生存率已上升至60%[1].患儿的核型和对诱导化疗的反应已在不同的研究中被证实可以作为风险组分层的条件,在随后的临床研究中已被采用.通过区分不同复发风险的患儿,让我们有依据去判断是否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CR1)时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更好地平衡移植治疗的相关死亡(TR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疤痕止痒软化乳膏联合弹力套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癜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烧伤后增生性癜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疤痕止痒软化乳膏联合弹力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癜痕增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联合弹力套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癜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应用MEBO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92例残余创面均在3w内愈合,另3例应用MEB0治疗后,创面缩小,但每例残余创面面积均在5%TBSA以上,经邮票植皮后治愈,随访6-12个月,愈合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应用以MEBO为主的治疗,可促进残余创面愈合,价格低廉、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淋巴瘤发病率居儿童癌症第三位。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通常分为三种类别:(1)B细胞型NHL:包括Burkitt淋巴瘤、Burkitt样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2)淋巴母细胞瘤:包括原发性前T细胞性淋巴瘤和前B细胞性淋巴瘤;(3)T细胞性或无免疫表型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2]。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22 年 6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82 例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 (40 例) 和对照组 (42 例), 试验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 对照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躯干任意皮瓣进行修复,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与并发症(淋巴瘘、血管危象、瘢痕挛缩) 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为 (7.89±1.13) cm, 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血管蒂长度 (6.29±1.21) cm ( t = 6.181, P<0.001); 住院时间为 (31.14±4.92) d、创面愈合时间为 (40.19±10.23) 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33.58±5.03) d、创面愈合时间 (46.62±11.41) d(t = 2.219、2.682, P= 0.029、0.009)。 术后 4 个月, 试验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 20 例、中16例、差4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10例、中20例、差12例 (Z = -2.762, P = 0.006);试验组患者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 5 级8例、4级12例、3级 11 例、2 级 7 例、1 级 2 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5级 1 例、4 级 10 例、3 级 10 例、2 级 13 例、1 级 7 例、0 级 1 例 (Z =-3.005, P= 0.00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48% (χ2 = 5.224, P= 0.022)。 结论 与躯干任意皮瓣相比, 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可有效修复手部电击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促进手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 降低淋巴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