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对6 887名 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 1年纵向观察课题中,安排了对其父母的体重、身高、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肩胛下皮褶厚度的测量,并作出了与儿童体格发育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父母一子女间以身高相关较突出,其次为体重。文章讨论了有关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994~1995年对江苏省4个市、9个县的219万人口进行0~14岁儿童意外死亡前瞻性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0~14岁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53.0/10万,意外死亡占总死亡3...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状况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比较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状况,寻找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的1个大城市和1个中小城市各抽取1个区,苏南和苏北农村各抽取1个县,共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4个街道或乡为监测点,对监测点的0-14岁儿童受伤害状况采用平时登记和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1年。结果 儿童伤害发生率南京为24.2%,徐州为22.5%,太仓为16.6%,建湖为8.8%。城市和苏南农村第一位伤害原因是跌落伤;苏北农村第一位伤害原因是割/刺伤。城市和农村伤害发生率最高的均是小学生。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幼儿园儿童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农村散居儿童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城市和农村儿童去医院就诊率高的伤害主要是动物致伤、交通伤、中毒、烧烫伤和故意伤害。结论 儿童伤害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苏南农村高于苏北农村。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5年10~11月对江苏省如东县散居儿童进行了一次营养调查。由丁店、凌民、光荣和新林四个乡1~7周岁儿童中随机抽样233名,分六个年龄组。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为期5天。测量了身长、体重和腹部皮褶厚度,检查了全身各部位营养缺乏病阳性体征。用氰化高铁测定了血红蛋白含量。根据所  相似文献   
6.
5岁以下儿童VitA缺乏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VitA缺乏现状,采用问卷、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在全省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5岁以下儿童VitA缺乏总患病率为16.5%,其中城市为15.6%、农村为17.6%;亚临床VitA缺乏总患病率为 13.2%,其中城市为11.3%、农村为15.3%;VitA缺乏和亚临床VitA缺乏患病率在城乡之间和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 性差异;男女童血浆VitA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预防服药组VitA缺乏患病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采取适当干预措施 降低儿童VitA缺乏和亚临床VitA缺乏患病率是非常必要的,也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7岁以下儿童与父母间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8年月5~9月,对我省二市三县12259名0~14岁儿童进行了有关先天畸形的调查。结果发现:12259名受检儿童中,各种先天畸形363例,患病率为32.55‰,农村(35.5‰)高于城市(23.7‰),男童(34.6‰)高于女童(24.3‰)。头三位顺位依次为:血管瘤、先天性心脏病、多并指趾。资料分析还提示先天畸形影响其智能的发育。父亲的生育年龄越大娩出畸形患儿的风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苏省婴儿死亡报告资料中婴儿死亡的漏报情况,我们对1990年江苏省24个急性呼吸道感染(ARI)项目县的92个监测乡的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和这92个乡的婴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92个监测乡的婴儿死亡报告资料中婴儿死亡的漏报率很高,特别是死于家中,出生当天死亡以及死于新生儿窒息的漏报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中国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干预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对早期干预作用的评估基本上都在1岁或1岁以后.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婴儿期行为发育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生的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60例,按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 268±531)g.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 307±398)g.应用南京医科大学陈荣华教授和邓静云教授等人设计的一套用于0-3岁儿童早期教养的方案.具体方法是在实验组婴儿出生时,1,3,6,9,12个月时到早期教育门诊由医生指导家长如何训练孩子,要求家长每天在家完成训练任务,同时随访监测孩子的体格生长和行为发育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3,6,9,12个月的发育商.结果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上的发育商均值在各月龄段都高于对照组,且从3个月开始在精细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区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在12个月龄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婴儿各能区的发育商均值,除了大运动能区(91±8,86±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22,P<0.05)外,适应性(97±5,89±4)、精细动作(98±10,88±8)、语言(98±7,89±8)和社会交往(102±7,95±10)4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839~5.719,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行为发育在婴儿期就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早期干预的实施应该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