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年期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在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特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老年期抑郁症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2].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抑郁又是老年人自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现将老年期抑郁症状的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幻肢痛又称肢幻觉痛,系指患者感到被切断的肢体仍然存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烧伤样等。患者截肢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极为不利,现将幻肢痛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幻肢痛病因及其特点1.1幻肢痛病因目前幻肢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研究表明幻肢痛可能与感觉传入的各个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同时幻肢痛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观察发现,截肢平面愈高,幻肢痛发生率愈高;上肢截肢幻肢痛的发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多因大脑皮质遭受过度刺激而致皮层和皮层下相关的功能失调,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现代医学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程为平教授运用其独创的“程氏丁字针法”治疗本病多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6个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家系进行蛋白脂蛋白1(proteolipid protein 1,PLP1)基因突变分析,明确基因突变类型,并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7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例佩梅病先证者及其家系.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PLP1重复突变;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LP1点突变,确定基因突变类型,明确基因诊断.对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所妊娠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通过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采集标本,提取胎儿的基因组DNA进行PLP1突变分析.结果 先证者1、2、3、4为PLP1重复突变,4例先证者的母亲和先证者1的姨母均为PLP1重复突变携带者;先证者5和6为PLP1点突变,基因突变的位点分别为c.96C>G(p.F32L)和c.623G>T(p.G208V),其母亲均为相应位点基因突变的携带者.7例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均再次妊娠,共9例胎儿接受了产前诊断,发现PLP1重复突变与点突变患儿各1例(均为男性),PLP1重复突变携带者1例(女性),PLP1野生型6例(男性3例、女性3例).1例男性PLP1野生型胎儿存在X染色体部分交换. 结论 对佩梅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PLP1突变分析,可明确基因诊断,检出家系中的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并进一步实施产前诊断,对于预防患儿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一般资料 患者尤某,男性,16岁,主因右侧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加重3d,于2013年4月收入我科。患者既往健康,无吸烟、饮酒史。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麻木,前往当地医院进行诊治,予神经营养药物、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对骨科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从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及止痛等方面进行急救,对其并发症做好严密观察。结果本组23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及时、合理的早期救治是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医护理与老年养生保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自然老化过程的速度,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取决于个体的自我保健.在老年人的养生护理中,应摄养于无疾之先,如{养生三要>所说:"人之年寿长短,元气所禀,本有厚薄,然能善养,亦可延年."中医护理不仅包括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护理技能,还有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符合生态学中环流、协调、平衡的基本原则,是极有价值的保健意识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及维持密切相关,且左心耳电隔离(LAAEI)策略可有效改善房颤消融预后,减少房颤复发。目前主要通过射频或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外科切除、经皮结扎左心耳等策略实现LAAEI,但加深对其并发症的认识很有必要,尤其是术后血栓事件与卒中的相关风险和预防。本文主要就左心耳的电生理特性、临床治疗进展及相关并发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对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余甘子鞣质部位对HT1080细胞活力的影响。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法检测余甘子鞣质部位对HT10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余甘子鞣质部位作用48h能够显著抑制HT1080细胞的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74g·L^-1。与对照组比较,余甘子鞣质部位质量浓度为0.1g·L^-1,作用3h后即可明显降低HT1080细胞迁移面积;在质量浓度为0.025g·L^-1时可明显降低HT1080细胞透过胶膜的数量,降低其侵袭能力。结论余甘子鞣质部位可有效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q11.2和15q13.3区域的拷贝数变异(CNV)是否与中国汉族儿童失神癫(CAE)患儿的表型相关。方法采用Affymetrix SNP 5.0芯片技术对198例CAE患儿和198名北方汉族健康成人进行特发性全面性癫(IGEs)相关的CNV检测,对发现的阳性CNV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进一步验证。应用Accucopy技术对另外200例CAE患儿进行15q11.2和15q13.3区域的CNV检测。结果通过Affymetrix SNP 5.0芯片技术在198例CAE患儿中发现3例存在15q11.2的微缺失,1例存在15q13.3的微缺失,而在198名健康对照中没有发现。另外200例CAE患儿中发现1例存在15q11.2的微缺失。发现的5例微缺失中除1例为新发CNV外,余4例均遗传自母亲,这些患儿的母亲没有发现明确的癫表现。结论15q11.2和15q13.3的微缺失是CAE患儿重要的疾病相关CNV,并且15q11.2微缺失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具有较15q13.3微缺失更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